今年四季度的第一個月,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備案數量和規模雙雙下滑。
昨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發布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產品備案月報》顯示,2022年10月,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當月共備案私募資管產品578只,環比減少35.49%,同比減少36.2%;設立規模346.63億元,環比減少54.71%,同比減少30.31%。
【資料圖】
從機構類型看,10月備案私募資管產品數量最多、設立規模最大的為證券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規模占比為56.04%。期貨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10月的設立規模占比為2.15%。
從投資類型看,10月備案私募資管產品數量最多、設立規模最大的為固定收益類,規模占比為73.29%。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10月的設立規模占比為3.62%。
從資管產品的存續情況來看,截至2022年10月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業務規模合計16.07萬億元(不含社保基金、企業年金),較上月底增加2266.21億元,增長1.43%。其中,證券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存續產品規模占比最大為46%,存續規模為7.46萬億元;期貨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私募資管業務規模為3680.95億元,占比為2%。
從存續產品的投資類型看,固定收益類產品數量和規模均占據四類產品最大比例,占比為75.94%;混合類產品數量位居第二,占比為12.94%;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數量和規模相對較小,占比僅為0.74%。
在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管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分布情況上,截至2022年10月底, 期貨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32億元,管理規模中位數3億元。
對于10月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規模的明顯下滑,有市場人士認為,主要是受市場行情回調的影響。不過,11月以來,A股和港股市場在漸漸擺脫“寒意”。
星石投資首席策略投資官、副總經理方磊認為,A股“三朵烏云”在逐步“散開”。11月以來,國內疫情和房地產銷售低迷導致國內經濟復蘇預期較弱,以及海外加息步伐較快等因素都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改善,市場情緒有望持續回暖。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措施,減少了疫情對經濟和經濟預期的影響。近期多部門接連出臺政策,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海外方面,12月美聯儲加息幅度縮小至50個基點的預期較強,實際加息最快最猛的時候和緊縮預期最劇烈的時候或已過去。
方磊認為,目前流動性環境仍是合理充裕的,前期股市的低迷更多是海內外不確定因素帶來的情緒壓制導致的,疫情防控、房地產融資和美聯儲等方面的積極信號大概率會帶動近期股市情緒回暖和股票市場反彈。另外,此輪熊市的底部區域基本探明,但在積極因素帶動下情緒回暖后,市場還需要看到國內經濟實質性轉好情況如何,而政策落地到經濟出現實質性明顯變化需要一定時間。目前股市整體估值處于歷史中低水平,股票的風險溢價也處于較高的位置。
明澤投資基金經理郗朋也表示,今年以來市場的兩次調整,主要是由美聯儲加息及縮表、美元對人民幣匯率走高、房企違約增加及壞賬上升、地緣局勢階段性緊張帶來情緒擾動等因素導致的。而與以上相對應,近期隨著美國最新CPI數據超預期回落,強化了加息放緩的預期,扭轉了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上漲的趨勢;不斷優化的防控措施也增強了投資者對經濟社會生活逐漸全面恢復的信心;近期“金融16條”等政策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房地產行業“政策底”明確,“市場底”有望逐漸企穩。市場風險偏好逐漸恢復和提升,A股市場迎來重要轉折點。
“目前整體市場處于歷史低位,市場仍將演繹結構性牛市行情。”他說,未來依然對市場保持相對樂觀的態度,風險點在于碳中和與逆碳中和的博弈、相應氣候多變引起突發事件的可能性、美國股市整體處于歷史高位等。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