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
概要: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支農作用,優化“保險+期貨”。
【資料圖】
全文共九個部分,包括: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健全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強化政策保障和體制機制創新。
期貨關鍵詞:
期貨市場
● 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支農作用,優化保險+期貨
糧食
● 確保全國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要穩住面積、主攻單產、力爭多增產
● 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
● 開展噸糧田創建
小麥
● 支持開展小麥一噴三防
● 繼續提高小麥最低收購價
● 逐步擴大小麥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
稻谷
● 合理確定稻谷最低收購價,穩定稻谷補貼
● 逐步擴大稻谷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
玉米
● 實施玉米單產提升工程
● 扎實推進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
● 完善玉米生產者補貼
● 加快玉米生物育種產業化步伐
● 逐步擴大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
大豆
● 深入推進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
● 扎實推進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
● 支持東北、黃淮海地區開展糧豆輪作
● 穩步開發利用鹽堿地種植大豆
● 完善大豆生產者補貼
● 實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試點
● 加快培育高產高油大豆等新品種
● 加快大豆生物育種產業化步伐
油菜
● 統籌油菜綜合性扶持措施
● 推行稻油輪作
● 大力開發利用冬閑田種植油菜
● 加快培育短生育期油菜等新品種
豆粕
● 深入實施飼用豆粕減量替代行動
生豬
● 落實生豬穩產保供省負總責
● 強化以能繁母豬為主的生豬產能調控
棉花
● 完善棉花目標價格政策
白糖
● 繼續實施糖料蔗良種良法技術推廣補助政策
橡膠
● 完善天然橡膠扶持政策
化肥
● 加強化肥等農資生產、儲運調控
歷年文件回顧
2022年
《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
概要:優化完善“保險+期貨”模式。
全文共8個部分,包括: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撐、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聚焦產業促進鄉村發展、扎實穩妥推進鄉村建設、突出實效改進鄉村治理、加大政策保障和體制機制創新力度、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
● 積極應對小麥晚播等不利影響,加強冬春田間管理,促進弱苗轉壯。
● 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
● 在黃淮海、西北、西南地區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在東北地區開展糧豆輪作,在黑龍江省部分地下水超采區、寒地井灌稻區推進水改旱、稻改豆試點,在長江流域開發冬閑田擴種油菜。
● 開展鹽堿地種植大豆示范。
● 穩定生豬生產長效性支持政策,穩定基礎產能,防止生產大起大落。
● 完善棉花目標價格政策。
● 探索開展糖料蔗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
● 開展天然橡膠老舊膠園更新改造試點。
● 2022年適當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穩定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和稻谷補貼政策,實現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主產省產糧大縣全覆蓋。
● 嚴格控制以玉米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
● 做好化肥等農資生產儲備調運,促進保供穩價。
● 優化完善“保險+期貨”模式。
2021年
《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
概要:發揮“保險+期貨”在服務鄉村產業發展中的作用。
全文共5個部分,包括:總體要求、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
● 完善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確保糧、棉、油、糖、肉等供給安全。
● 堅持并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
● 鼓勵發展青貯玉米等優質飼草飼料,穩定大豆生產,多措并舉發展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
● 擴大稻谷、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范圍。
● 保護生豬基礎產能,健全生豬產業平穩有序發展長效機制。
● 發揮“保險+期貨”在服務鄉村產業發展中的作用。
2020年
《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
概要:優化“保險+期貨”試點模式,繼續推進農產品期貨期權品種上市。
全文共5個部分,包括: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加強農村基層治理;強化農村補短板保障措施。
● 調整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穩定農民基本收益。
● 推進稻谷、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
● 加大對大豆高產品種和玉米、大豆間作新農藝推廣的支持力度。
● 完善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政策。
● 加快恢復生豬生產。生豬穩產保供是當前經濟工作的一件大事,要采取綜合性措施,確保2020年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 加強市場監測和調控,做好豬肉保供穩價工作,打擊擾亂市場行為,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
● 優化“保險+期貨”試點模式,繼續推進農產品期貨期權品種上市。
2019年
《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
概要:擴大農業大災保險試點和“保險+期貨”試點。支持重點領域特色農產品期貨期權品種上市。
文件全文共分8個部分,包括:聚力精準施策,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夯實農業基礎,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扎實推進鄉村建設,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短板;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完善鄉村治理機制,保持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發揮農村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全面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
● 實施大豆振興計劃,多途徑擴大種植面積。
● 支持長江流域油菜生產,推進新品種新技術示范推廣和全程機械化。
● 合理調整糧經飼結構,發展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飼草料生產。
● 繼續組織實施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和畜禽良種聯合攻關,加快選育和推廣優質草種。
● 將稻谷、小麥作為必保品種,穩定玉米生產,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 在提質增效基礎上,鞏固棉花、油料、糖料、天然橡膠生產能力。
● 按照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取向,完善稻谷和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
● 完善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
● 推進稻谷、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
● 擴大農業大災保險試點和“保險+期貨”試點。
● 支持重點領域特色農產品期貨期權品種上市。
2018年
《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
概要:深入推進農產品期貨期權市場建設,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探索“訂單農業+保險+期貨(權)”試點。
文件全文共分12個部分,包括: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提升農業發展質量,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推進鄉村綠色發展,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新格局;繁榮興盛農村文化,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提高農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麗鄉村新風貌;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增強貧困群眾獲得感;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強化鄉村振興制度性供給;匯聚全社會力量,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開拓投融資渠道,強化鄉村振興投入保障;堅持和完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
● 探索開展稻谷、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加快建立多層次農業保險體系。
● 推進北方地區農村散煤替代,有條件的地方有序推進煤改氣、煤改電和新能源利用。
● 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畜禽糞污處理、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廢棄農膜回收、病蟲害綠色防控。
● 深入推進農產品期貨期權市場建設,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探索“訂單農業+保險+期貨(權)”試點。
2017年
《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
概要:深入推進農產品期貨、期權市場建設,積極引導涉農企業利用期貨、期權管理市場風險,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
文件全文共分6個部分,包括:優化產品產業結構,著力推進農業提質增效;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夯實農村共享發展基礎;加大農村改革力度,激活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動力。
● 糧食作物要穩定水稻、小麥生產,確保口糧絕對安全,重點發展優質稻米和強筋弱筋小麥,繼續調減非優勢區籽粒玉米,增加優質食用大豆、薯類、雜糧雜豆等。
● 經濟作物要優化品種品質和區域布局,鞏固主產區棉花、油料、糖料生產,促進園藝作物增值增效。
● 飼料作物要擴大種植面積,發展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牧草,大力培育現代飼草料產業體系。
● 繼續開展糧改飼、糧改豆補貼試點。
● 穩定生豬生產,優化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區域布局,引導產能向環境容量大的地區和玉米主產區轉移。
● 以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優勢農產品布局規劃為依托,科學合理劃定稻谷、小麥、玉米糧食生產功能區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膠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
● 深入推進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促進農業節本增效。
● 堅持并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合理調整最低收購價水平,形成合理比價關系。
● 堅定推進玉米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改革,健全生產者補貼制度,鼓勵多元市場主體入市收購,防止出現賣糧難。
● 加快消化玉米等庫存。
● 調整完善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政策,改進補貼方式。
● 調整大豆目標價格政策。
● 深入推進農產品期貨、期權市場建設,積極引導涉農企業利用期貨、期權管理市場風險,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
2016年
《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
概要:創設農產品期貨品種,開展農產品期權試點。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
文件全文共分6個部分,包括:持續夯實現代農業基礎,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加強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推進農村產業融合,促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推動城鄉協調發展,提高新農村建設水平;深入推進農村改革,增強農村發展內生動力;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領導。
● 啟動實施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穩定水稻和小麥生產,適當調減非優勢區玉米種植。
● 支持糧食主產區建設糧食生產核心區。
● 擴大糧改飼試點,加快建設現代飼草料產業體系。
● 制定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和大豆、棉花、油料、糖料蔗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指導意見。
● 深入推進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促進農業節本增效。
● 繼續執行并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深入推進新疆棉花、東北地區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按照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在使玉米價格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同時,綜合考慮農民合理收益、財政承受能力、產業鏈協調發展等因素,建立玉米生產者補貼制度。
● 創設農產品期貨品種,開展農產品期權試點。
● 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