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一場春雨后,四川省達州市的種糧大戶馮余不慌不忙組織4臺拖拉機耕田。
馮余經營著四川省達州市霄宇農業機械服務專業合作社,今年他們在達川區趙家鎮勝利村、龍洞壩村、蘆山村和碑高社區4個村(社區)流轉800多畝農田種植優質水稻。
達川區是四川省農業大區,地處四川盆東平行嶺谷區、盆中丘陵區、盆周低山區連接地帶,區域內既有適合耕種的淺丘,也有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區。如今,當地具有山區特色的零散田塊,已然變成“田成方、路成網、溝相通、渠相連”的高標準農田。
農田水利和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是夯實糧食產能的基礎。近年來,達川區一方面通過“整村整鄉推進、集中連片打造”方式,扎實推進區域內田型改造,建設“集中連片、旱澇保收、宜機作業、節水高效、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建成高標準農田86.53萬畝,入選四川省高標準農田整區域推進示范單位。
“現在種田一臺拖拉機平均一天能耕20畝。”馮余說,種地必須搶抓時令,過去由于主要靠人力,效率低,晚幾天可能地要荒半年;現在耕田用拖拉機,插秧用插秧機,管護用無人機,全流程機械化操作,效率大大提高了,減輕了農戶的擔憂。
機械能下地,灌溉有保障。當地同步提速推進鄉村水務試點縣建設,加快實施2座中型水庫、3座小型水庫、3個水廠等67個重點水利項目建設,加快中門堰水庫前期工作,啟動沙灘河水庫灌區改造,農田灌溉保證率達90%以上。
另一方面,投資超30億元的達石快速通道全面開工,新改(擴)建縣鄉道139.6公里、通村通組路198.8公里。道路基礎設施的提檔升級,不僅更好滿足村民交通出行需求,還帶動農業產業發展。
達川區委書記向建平說,目前,達川區水稻已完成育秧可栽面積53.5萬畝,玉米播種育苗已完成28萬余畝,高粱播種育苗達3.5萬畝,水稻直播4萬畝、玉米直播5萬畝,為全年糧食豐收打下了堅實基礎。(記者盧宥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