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國儲棉輪入啟動,部分棉花企業受貨權因素影響,參與度不高,為解決還貸壓力,棉企不斷下調棉價積極銷售回籠貨款,國內棉價承壓弱勢下行,月末價格創今年以來新低。美聯儲繼續加息引發市場對經濟衰退擔憂,大宗商品市場價格整體承壓下行,國際棉價跟隨回落,7月更換為新棉指數與舊年度棉花基差存在較大價差,但仍高于國內棉價,內外棉價差持續擴大。紡織市場處于淡季,國內紡織企業新增訂單不足,下游消費乏力,各類紡織品價格大幅下跌,棉花原料需求依然較弱。
一、國內外現貨價格變化情況
1、國內現貨價格環比、同比均下跌
(資料圖)
7月,國內棉花市場延續弱勢,22日價格達到15807元/噸創今年以來新低。月內儲備棉輪入啟動,由于價格較低,企業參與熱情不高,部分企業處于觀望狀態;紡織市場淡季持續,高溫限電開機率不足,下游訂單無明顯增加,對皮棉原料逢低適量采購,整體購銷進度依然緩慢。月末,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128B)為15818元/噸,環比下跌2551元;月均價為16776元/噸,環比下跌3626元,同比下跌169元。
2、長絨棉價格下跌
7月,受細絨棉下跌以及紡織需求較弱等影響,國內長絨棉價格大幅下跌。月底137級成交價47000元/噸,環比下跌1025元,高于同期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128B)31182元,價差較前一月末縮小551元。
3、國際棉價下跌,內外棉價差繼續擴大
7月, 美聯儲繼續加息75個基點,國際市場對經濟衰退擔心加大,而供給端存在豐產預期,受此影響,國際棉價承壓下行。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FC Index M月均為118.49美分/磅,為新花指數,環比下跌36.46美分;月底為116.53美分/磅,環比下跌26.59美分,1%關稅下折人民幣19296元/噸,高于同期國內現貨3478元,內外棉價價差繼續大幅擴大。
4、紡織淡季需求不佳,紡織品純棉類降幅較大
7月,紡織市場仍屬淡季,受新疆禁令持續影響,新增訂單明顯不足,下游銷售壓力較大,累庫情況較突出,紡織成品純棉紗線類以及化纖等產品價格不同程度弱勢下跌,對棉花原料隨用隨買。具體看,純棉紗KC32S和精梳JC40S月末成交價為25170元/噸和28500元/噸,較上月末分別下跌2620元和3165元;滌綸短纖月末為7800元/噸,較上月末下跌670元,粘膠短纖月末為14700元/噸,較上月下跌900元。
二、影響國內外價格變化的要素分析
1、儲備棉輪入月成交率52%,成交均價16039元/噸
2022年7月8日發布關于2022年第一批中央儲備棉輪入公告。公告顯示,2022年第一批中央儲備棉輪入于7月13日啟動,首月計劃采購中央儲備棉7.7萬噸,實際成交3.97萬噸,成交率52%;平均成交價格16039元/噸,其中最高價為16490元/噸,最低價為15753元/噸。
2、出疆棉發運量環比小幅回升
2022年7月份,出疆棉發運量小幅回升,且高于前三個年度同期水平。截止 2022年7月,出疆棉總計發運30.89萬噸,環比增加0.89萬噸,增幅3%。其中,通過公路發運22.23萬噸,環比增加2.84萬噸,同比增加6.56萬噸,新疆專業倉儲出疆棉鐵路發運量總計8.66萬噸,環比減少1.95萬噸,同比減少1.78萬噸。運價方面,2022年7月份出疆棉公路運價環比小幅上漲,鐵路運價平穩。
3、鄭棉期貨弱勢下跌,注冊倉單小幅減少
7月鄭棉期貨月內震蕩下跌,月底止跌反彈。截止7月底主力合約CF209月末結算價14910元/噸,較上月末的17760元/噸下跌2850元/噸,跌幅16.05%。月末注倉單14191張,折56.76萬噸,較上月末減少4.34萬噸,注冊倉單有所減少。
(文章來源:中國棉花協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