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們實行的是‘雙月入企’,在去年的基礎上,我們今年實行‘一月一入企、全年大服務’,就是要讓我們服務企業不走形式,要更務實、更具體、更精準、更能解決問題。”2月10日上午,在省工信廳舉行的工業和信息化“1+2+8”工作矩陣“一月一入企”工程大服務大培訓大動員會議上,該廳廳長武宏文表示,要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狀態,推動我省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
記者了解到,今年,省工信廳入企服務對象有三類: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及上下游配套企業;1413戶“邁過生存線、達到發展線”改造提升重點傳統企業,1200戶“邁過平均水平、達到標桿水平”發展壯大重點新興企業;實施技術改造項目重點企業。
入企服務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省工信廳副廳長馬運俠表示:“目前,我們已從鋼鐵、有色、化工、釀酒、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傳統、新興行業中,遴選出了1738戶企業作為入企服務對象。其中,重點推動916戶企業的1034個項目建設,總投資額7755億元。我們要推動傳統企業全部邁過‘生存線’,力爭達到‘發展線’;推動新興企業全部邁過‘行業平均水平’,力爭達到‘行業標桿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次入企服務中,省工信廳制定了三項工作標準,設定了全面準確的指標體系,對三大入企任務應達到什么樣的要求、實現什么樣的目標進行了細化和量化,做到了一把尺子量到底。同時,入企服務組嚴格執行,及時把握入企任務落實的精度、程度和進度。同時,督導考核組也做到了有據可依,確保入企成果可督導、可考核、可驗收。
馬運俠表示,今年,他們將重點開展政策、項目、資金、技術、要素五大工信領域15類涉企服務事項,更加腳踏實地、實事求是,把入企服務做深做實做細做精準,切實幫助企業紓困解難。
只有堅持“一月一入企,一月一調度,一季一考評,全年總調度,半年一總結,全年總交賬”,堅決打贏打好入企服務這場首仗硬仗,才能奮力推動全省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1+2+8”工作矩陣任務高質量高水平高標準完成。省工信廳入企服務“帶指標、帶標準、送政策、送項目”舉措的扎實深入,將會真正把入企服務打造成為我省工信系統的“金字招牌”,切實為全方位高質量發展積聚新動能、構筑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