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云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適應云南種植結構調整的新形勢,開辟稻谷生產新途徑,穩定稻谷生產,確保口糧安全,2022年將在全省推廣雜交稻旱種面積達50萬畝,預計可實現產量15萬公斤以上。
據了解,云南省農業農村廳還制定了詳細的推廣任務和目標,涉及昆明市、昭通市、玉溪市、保山市、楚雄州、紅河州、文山州、普洱市、西雙版納州、德宏州、臨滄市等11個市州,并明確核心示范區良種覆蓋率達100%,化肥使用量較常規減少2%以上,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少3%以上。
雜交稻旱種是適應云南氣候特點一種旱作節水種稻方式,重點在海拔1700米以下雨熱資源豐富的中低海拔區域,選擇地勢平緩且具備一定保水保肥能力的旱地,通過直播或旱育旱植、地膜覆蓋、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等集成技術進行種植。目前,已篩選出了“滇禾優615、滇禾優34、野香優油絲、明兩優829、繁優609”等一批雜交稻旱種品種。
2021年,云南省雜交稻旱種核心示范面積3.48萬畝,輻射帶動面積達到24.8萬畝,其中在文山州、西雙版納州等地畝產已達到400公斤以上。(記者 郜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