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從河北省衛生健康委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北省衛生健康系統認真貫徹人民健康優先發展戰略,堅持新時代衛生健康工作方針,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歷史機遇,不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加強健康河北建設,持之以恒增進群眾健康福祉,全省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人均預期壽命由74.97歲增長到77.75歲。
人民健康得到全方位保障。在這十年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人民健康,制定出臺《貫徹“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深入實施健康河北行動,健康扶貧工程累計幫助138.4萬因病致貧人口全部脫貧,持續鞏固拓展健康扶貧成果,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健康基礎。愛國衛生運動融入社會健康治理方方面面,全域衛生城鎮創建深入推進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日益普及,居民健康素養顯著提高。
“一老一幼”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在這十年里,我省按照中央部署,積極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不斷優化生育政策,先后實施單獨兩孩、全面兩孩和三孩生育政策,取消社會撫養費等制約措施,推出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積極推進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母嬰安全保障能力顯著提升,我省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下降至9.02/10萬、3.27‰、4.95‰,分別比2011年下降了63.93%、67.59%、62.53%,均好于全國平均水平。
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加速破解。在這十年里,我省歷史性地全面破除以藥補醫舊體制,學習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持續推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網絡不斷健全,15分鐘就醫圈基本形成。全面實行鄉鎮衛生院與村衛生室一體化管理,全省1962個鄉鎮衛生院對48796個集體產權村衛生室全部實行人員、財務、業務、藥械等“十統一”管理,村衛生室、村醫“空白點”全面消除,90%以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達到標準化建設。
傳染病、慢性病、職業病、地方病防控更有效有力。在這十年里,我省加緊筑牢織密公共衛生防護網,全面消除瘧疾,實現了乙肝控制目標,艾滋病持續保持低流行態勢,結核病疫情呈逐年下降趨勢,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塵肺病等重點職業病高發勢頭得到初步遏制,如期實現地方病防治攻堅行動目標;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因時因勢不斷調整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護了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統籌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受住了嚴峻考驗,展現了河北力量、河北擔當。
醫療技術能力與質量水平實現雙提升。在這十年里,我省衛生人才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到2021年,我省衛生人員總量達到71.04萬人,本科及以上學歷者占人員總數的39.8%,大專占人員總數的41.1%;具有高級專業職稱人員占人員總數的8.1%,各類人才隊伍規模不斷壯大。構建優質高效醫療服務體系,5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落戶我省,統籌建設4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加快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51個重點推進縣(市、區)組建了81個縣域醫共體。
中醫藥事業得到傳承創新發展。在這十年里,我省出臺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若干措施,制定了中醫藥“十四五”規劃,中醫藥強省建設政策體系日益完善。加快建設優質高效中醫藥服務體系,國醫堂覆蓋所有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顯著增強,中醫藥人才隊伍素質不斷提升,中醫藥服務更公平、更可及,群眾看中醫更方便、用中藥更放心。(河北日報記者 張淑會)
關鍵詞: 人均預期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