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鄉村建設活力迸發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河北(下)
數字鄉村建設是伴隨網絡化、信息化和數字化在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應用應運而生的,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
河北正在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邁進,建立與農業、農村、農民發展相匹配的數字鄉村發展模式,將對鄉村振興起到怎樣的推進作用?2022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多場論壇聚焦相關話題展開熱議,助力河北數字鄉村建設,激發鄉村發展活力。
滿足數字生活新需求,加快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推進應用融合,滿足數字生活新需求,需要鋪設農村信息高速公路,為彌合城鄉‘數字鴻溝’、助力鄉村振興貢獻力量。”11月16日,在2022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主題峰會上,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柯瑞文表示。
2019年,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鐵塔、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發牌三年來,河北穩步推進5G網絡建設,積極拓展5G網絡覆蓋面。2021年,河北實現全省各設區市主城區、縣城城區和重點鄉鎮5G網絡覆蓋。今年在鞏固擴展行政村光纖寬帶通達、4G網絡覆蓋的成果基礎上,繼續加強農村地區5G信號覆蓋。1至6月,農村地區新增5G基站4853個,著力提升鄉村數字化水平。
“跨過城鄉‘數字鴻溝’,不僅要持續推進鄉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還要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升級。”北京中天眾達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董文雷表示。
在11月17日舉辦的數字賦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上,北京中天眾達科技集團公司分別與保定市順平縣、滿城區簽訂了數字經濟產業園區項目協議。區別于傳統的產業園區,數字經濟產業園區將為入駐的農業企業搭建數字化運營系統,通過構建區域產業“大腦”,為分散的鄉村資源和市場搭建起橋梁。
先進的信息基礎設施是數字鄉村建設的基礎和保障。在河北農業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滕桂法看來,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與完善是建設具有河北特色的數字鄉村的路徑之一,尤其是網絡基礎設施、信息服務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交通、農業生產和物流等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升級。此外,要加強公共數據平臺和各類應用支撐平臺的建設,保障各類平臺之間的數據互聯互通,為農村生產生活提供公共服務和應用支撐。
拓展數據應用場景,推動鄉村數字經濟加速發展
“目前,全縣注冊網店達3萬余家,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8萬余人,全縣電商年發單量突破1.1億單,連續4年同比增長超過50%。2022年電商銷售額預計突破150億元。”在11月17日舉辦的第二屆數字經濟與鄉村振興高峰論壇上,肅寧縣委書記王志乾分享的一組數據,讓參會嘉賓對肅寧這座“電商之城”有了更具體的認知。
王志乾介紹,今年肅寧縣提出實施“電商興縣”戰略,以“人、貨、場、倉、流、展”為支撐,打造中國北方直播電商產業中心,實現富民、興業、強縣目標。近期,肅寧還會與中國電子商會共同舉辦中國北方(肅寧)電商文化節,持續推動數字經濟和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數字經濟促進鄉村振興的肅寧探索,為具備相應電商基礎的地區開展數字鄉村建設提供了范本,也是河北數字鄉村建設的縮影。
在11月17日舉辦的第三屆中國數字商務高質量發展峰會上,河北省商務廳一級巡視員蘇巖介紹,自2021年以來,全省新增淘寶鎮35個,總量284個,首次超過廣東,排名從全國第四上升至第三;淘寶村新增96個,總量734個,排名繼續保持全國第五。
借“數”通“路”,數據正成為“新農資”,助力傳統農業從“泥里”躍升“云端”。
進入2022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云展廳”同福集團展區,大饅頭生產車間、大饅頭連鎖門店和中央廚房一一展現在眼前:生產車間利用機械臂代替人工操作,連鎖門店利用5G+VR技術可觀摩生產車間的環境情況,中央廚房可完成全國120個分廠的視頻實時回傳,實現全產業鏈呈現。
同福集團品宣部經理賈國華介紹,同福集團在石家莊已建成投產欒城同福大健康食品城、塔元莊同福鄉村振興示范園等項目。今年總部正式落戶石家莊后,同福集團借助河北移動網絡和信息化集成優勢打造了“鄉村振興+智慧農場”“標識解析+工業互聯網平臺”等數字新體驗設施,整合一產種植、二產生產、三產營銷全流程產業鏈,助力實現“富民、生產、配送、產品、銷售”戰略目標。
數化萬物,智在融合。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鄉村農林牧漁、文化、教育、旅游等領域的應用,為鄉村發展創造了更多可能。
“從去年開始,我們計劃將做10個網紅村落公益孵化、100個旅游村落規模化賦能以及10000名鄉村旅游人才培養。”在第三屆中國數字商務高質量發展峰會上,攜程集團公共事務部總經理秦靜介紹了“鄉村振興 旅游共富”的五年戰略規劃。
讓鄉村旅游跨越時空障礙真正“觸手可及”,秦靜介紹,除了幫助旅游目的地村民運營民宿,攜程還會協助當地政府構建一套從點到線到面的旅游產品,上線當地的門票、民宿、車票、美食餐飲等信息,完善目的地旅游生態,讓游客在線上就能輕松實現旅游產品的查詢和預訂,同時完善和定制研發一些旅游線路,滿足城鄉居民觀田園風光、享鄉村之美、感民俗民風、品地道美食的需求。
讓鄉村產業未來有“數”可期。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原總工程師、研究員劉桂才建議,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加快建設數字鄉村,要抓好應用場景推廣,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在大田作物、設施園藝、畜禽養殖、漁業養殖等重點領域的集成應用。與此同時,抓好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批既懂農業又懂數字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努力搶占數字農業技術創新制高點。(河北日報記者 宋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