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歐洲多國遭遇了大規模的禽流感疫情。而隨著西方傳統節日的臨近,禽流感的蔓延疊加通脹等問題,加劇了多國的雞蛋供應危機。
日前,法國農業部宣布,將禽流感風險級別由中級上調至高級,要求所有家禽采取“室內飼養”的方式,保持在室內活動,以防禽流感疫情蔓延。除法國以外,荷蘭、西班牙以及英國等歐洲國家都面臨著禽流感危機。歐盟食品安全局上月表示,歐洲地區今年以來遭遇史上最嚴重禽流感疫情,已撲殺近5000萬只家禽。 英國散養蛋生產者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母雞飼養成本今年以來至少上漲50%,能源、勞動力和包裝成本都在快速上漲,協會中許多會員每生產一枚雞蛋都會虧錢。
徽商期貨雞蛋分析師尉秀認為,從短期來看,本次歐洲的大規模禽流感主要沖擊禽類育成環節,導致全球禽肉供應偏緊;從中遠期來看,如果禽流感持續暴發,可能引發全球種禽貿易受阻甚至中斷,引發全球畜禽產能下降,價格大幅上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次疫情在歐洲大規模暴發,考慮到年底雞蛋需求的季節性增加,供應壓力將進一步增加。不過,我國雞蛋市場自產自銷,每年出口量在4萬—6萬噸,占總產量的0.1%—0.5%。因此,歐洲雞蛋需求以及價格對國內雞蛋市場的短期影響微乎其微。”光大期貨雞蛋分析師孔海蘭說。
方正中期期貨雞蛋分析師宋從志告訴記者,我國在2017年之后再沒有暴發過大規模禽流感疫情,本年度國內只有個別地方出現H5N1亞型病毒引起的零星病例,主要在于我國禽流感疫苗的免疫覆蓋率和免疫合格率都已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雖然中美雞蛋貿易價差較高,但由于沒有貿易流向,歐洲及美國蛋價暴漲,對國內幾乎不構成影響。尤其在引種方面,我國蛋雞祖代雞對歐美市場依賴度在逐步降低,公開資料顯示,今年僅有1月和8月引種,截至8月,今年引種量為8.8萬只左右,相比之前年度20萬套的引種量已經下滑顯著。因此,此次歐洲禽流感疫情對我國雞蛋市場影響較為有限。”宋從志說。
事實上,我國雞蛋市場供需及價格表現,主要還是取決于國內市場雞蛋的需求情況。據尉秀介紹,供應方面來看,2022年蛋雞存欄處于緩慢恢復階段。數據顯示,10月全國在產蛋雞存欄量約為11.85億只,環比增幅0.08%,同比增幅1.37%,存欄量依舊低于正常水平。新增開產蛋雞方面,11月新開產蛋雞主要是7月前后補欄的雞苗,7月雞苗補欄量比6月減少156萬羽,降幅2.89%。因此,11月新開產蛋雞數量較10月略減。
“雖然9、10月雞蛋價格表現較好,但飼料成本較高,部分養殖戶選擇通過壓欄延遲淘汰的方式,代替育雛雞補欄,進而增加雞蛋產量。受此影響,10月待淘老雞占比延續增加。”孔海蘭表示,隨著近期雞蛋價格的弱勢回落,蛋價振蕩區間有所下移,養殖戶淘汰意愿有所增加。截至11月11日,卓創樣本點統計老雞淘汰1404萬只,較前一周增加。若此淘汰趨勢延續,年底前,雞蛋供給將延續低位運行。
尉秀認為,整體上看,11月雞蛋處在需求淡季,缺少節日等利好支撐。不過,近日疫情好轉,局部產區走貨順暢,利于銷量。同時,“雙11”電商及商超促銷活動拉動雞蛋走貨轉好,但也僅體現在提升部分中小碼蛋的線上銷量,對整個雞蛋行情的影響始終有限。11月底之前終端市場無節假日等利多因素提振,相對較高的蛋價對消費將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下游經銷商為規避風險,采購心態較為謹慎,按需小批量采購。
展望后市,孔海蘭認為,飼料原料價格延續高位運行,蛋雞配合飼料價格延續歷史高位運行,短期內養殖成本將繼續對蛋價形成支撐。根據歷史補欄數據,年底前在產蛋雞存欄大概率延續低位運行,供給端對蛋價的利多將繼續存在。從目前基本面表現來看,需求成為影響未來蛋價的一個重要的不確定性因素。若未來需求強于預期,雞蛋價格將延續高位運行;若需求走弱,雞蛋現貨價格振蕩區間將繼續下移。
尉秀表示,短期來看,市場看空心態仍在,且需求端弱勢較為明顯,貿易環節拿貨積極性不高,市場貨源流通遲緩,交投平淡,預計本周雞蛋市場或振蕩下行。中期來看,受雞蛋供應面偏緊支撐,飼料成本仍居于高位,加之氣溫下降之后,雞蛋存儲時間延長,養殖單位低價惜售、盼漲情緒較濃,臨近春節期間有可能再出現一次高位。
在宋從志看來,近期雞蛋基本面可能維持短暫供需雙弱,此后將進入年底消費旺季,不過政策壓力下豬肉、禽肉、蔬菜等生鮮品價格趨勢上行壓力增加,本年度整體消費低迷一定程度也會限制蛋價反彈的高度。除此之外,蛋雞產業周期存在下行風險,令資金推漲蛋價較為謹慎,尤其飼料價格高位下跌帶來的邊際利空在逐步增加。操作上,當前雞蛋2301期價整體估值偏低,現貨及養殖成本高位的情況下可能限制下跌空間,中長期參考蛋雞產能周期逢高布局2305空頭。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