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期受疫情影響,大部分地區大豆購銷受阻,流通緩慢。增產帶來的壓力部分被市場交易完畢,開始向后月傳導,本周盤面在空頭連續平倉離場后震蕩上行,如今再次接近5700點。
本周部分直屬庫發布通知稱今年的收購任務已將近尾聲,隨著收購主體的減少,國儲對價格的引導作用也在減弱,對現貨價格形成壓力。但近日有傳言說省儲將入市收購,且收購量和收購價均較為理想,一定程度提振市場情緒。
總體來看,質量偏差和下游需求萎靡的事實在當下依然存在,限制豆價上行空間,12月預計恢復到港的進口大豆也會對國產大豆的支撐減弱。預計短期內盤面仍然會在5400-5700區間震蕩。
國儲自10月18日陸續公布了2022年新季大豆收購價格,與往年統一定價收購不同,本年度國儲多數直屬庫采取了分級收購的政策,對高低蛋白大豆給出了不同收購價。國儲作為市場最大的收購主體,雖然其收購數量有限,但收購價格高于市場價格,國儲的入市雖然沒有起到對盤面持續的支撐作用,卻使得現貨價格平穩運行。
11月4日內蒙古地區部分糧庫下調收購價格,下調幅度在0.01-0.02元/斤,國儲收購價的下調可能會引發市場擔憂情緒,但更多則是關注后續是否會陸續有其他糧庫下調收購價格。本周五北安直屬庫發布通知稱,截至11月10日該庫收購任務已不足8000噸,且根據目前庫外排隊待卸車輛測算已達到任務量上限,自此公告發布起停止再發放排車序號。后期需關注國儲其他庫的收購進度情況,收購主體的減少意味著后續增量豆源得不到釋放,或會對大豆價格形成壓制。
近期市場有傳言說黑龍江和內蒙古省儲可能會入市收購,且收購數量較大,不分高低蛋白,收購價格較為樂觀。由于國儲今年采用分級收購,區分高低蛋白,而高蛋白糧源占比較少,比較稀缺,使得價格較高,也受貿易商青睞,低蛋白大豆購銷相對冷清。這一消息暫時未得到官方證實,但盤面已開始交易這一預期,豆一大幅減倉上行,上探5700關口。若省儲后期兌現這一預期,或可解決部分低蛋白大豆面對的貿易商高價不收,農戶低價惜售的尷尬局面。
盤面方面,由于疫情影響,新季大豆的增產壓力被迫向后傳導,本周空頭持續平倉離場,疊加市場對省儲入市收購傳言的預期,帶動盤面震蕩上行。截至本周五,主力2301合約在5550-5700區間震蕩,本周內最高價5697,最低價5507,漲幅2.31%,振幅3.42%,持倉量10,1萬,較上周減少4.4萬手。2303合約本周內最高價5598,最低價5445,漲幅2.04%,振幅2.79%。
對于近期豆一盤面的波動,另一個可以考慮的邏輯是豆粕前段時間的大漲提振,疊加進口到港數量不足,價格高企,促使壓榨廠主動購入國產大豆進行壓榨替代,市場對國產大豆的油用消費預期好,帶動豆一上行。而11月14日豆粕止升反降,豆一也同樣走弱,似乎印證了前漲的交易邏輯。
整體來看,疫情使得大豆增產壓力向后月傳導,盤面利空階段性交易完畢,期價開始有所回升。市場情緒重新被帶動,大豆購銷受阻程度減弱,或給大豆價格帶來進一步利好。但也要注意的是,新季大豆質量偏差以及下游需求一般的事實仍然存在,且市場也預期12月進口大豆到港將恢復,國產大豆替代減弱,都將制約豆價上行幅度。按照我們之前測算的農戶保本價,預計短期內盤面或在5400-5700范圍內震蕩,單邊暫無較好機會,或需等待后續月份供應壓力再次被市場交易。
(文章來源:中信建投期貨)
關鍵詞: 中信建投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