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大豆需求總量持續攀升,但由于人多地少,種植規模有限,大豆供應已經成為糧食安全短板。因此,提升我國大豆產能勢在必行。
令人振奮的是,由于國家大力支持國產大豆產業發展,國產大豆產量持續呈現增長態勢,今年更是創出歷史新高,而且發展前景廣闊。
(資料圖片)
中國大豆產業協會會長楊寶龍在11月10日召開的“第16屆國際油脂油料大會”上表示,從今年新季大豆生產情況看,擴面積、提單產效果明顯,大豆產量創歷史最高,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目前,國產大豆產業保持著良好發展勢頭,產業優勢眾多。”楊寶龍認為,其一,我國擁有特別適宜大豆生長的黑土地,東北三省一區大豆產量占到全國的70%以上。其二,我國一直種植傳統非轉基因大豆,產量占到全球非轉基因大豆的20%。同時,隨著相關政策的調整,核心產區的種植潛力將繼續增大。其三,我國大豆科研能力,尤其是種子研發能力遙遙領先。經過研究發現,美國轉基因大豆不提高含油率,也不提高產量,更多是為了解決蟲害和除草的問題。今年黑龍江部分地區大豆平均畝產超過450斤,而美國大豆畝產量僅350—370斤。所以,非轉基因大豆是我國的核心競爭優勢。
楊寶龍表示,俄烏沖突爆發、新冠疫情散發、中美關系反復等問題告訴了我們一個真理:飯碗要端在自己手里,糧食安全至關重要。與此同時,全球當前所面臨的糧食、能源、數據安全等危機也值得關注。
“政策支持、科技創新、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在國產大豆單產與總產提高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楊寶龍說,所有糧食安全的保障最終還要依靠土地,土地乃萬物之源。因此,今后要把土壤肥力抓好且抓到位,合理調整種植結構。在全國各地積極實施大豆振興計劃之際,我國大豆種植面積將繼續增長,國產大豆供應能力也將進一步強化。
楊寶龍認為,在大力發展國產大豆產業的過程中,離不開大豆期貨、期權等金融工具的助力,產業企業要充分利用這些工具,讓期貨、期權為大豆產業發展保駕護航。多年來,大商所為我國大豆產業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特別是在我國大豆產業生存發展、走向國際的進程中做出了很大努力。
中糧油脂控股有限公司油脂業務部總經理周吉帥在作“大豆壓榨企業發展與機遇挑戰”主題演講時表示,在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大豆產量有望增長,但大豆產業整體高進口依存度的格局短時間內難以改變,產地產情和宏觀環境對油廠供應端的影響深遠。
“近年來,我國大豆壓榨產能增速大于壓榨量增速,整體開機率下滑,產能集中化、集團化趨勢明顯。”周吉帥還認為,高波動、低毛利現狀下,行業更需完善從上游采購套保到下游生產物流的科學化體系建設。
他預計,未來我國油粕需求維持正增長,但增速放緩,具體取決于經濟發展、疫情變化等宏觀因素,以及油脂包裝化、飼料配方調整等行業發展趨勢。此外,生物質柴油,特別是可再生柴油將成為全球植物油需求的核心增長點。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 大豆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