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0月甲醇期現共振,呈單邊下跌走勢。進入11月,甲醇延續供需雙弱格局,價格以振蕩為主。
進入10月,西北地區主流廠家甲醇競拍價格持續探低,當前主流廠家競拍價格降至2300元/噸,煤制虧損持續擴大。內蒙古北線地區主流廠家煤制虧損在300元/噸以上,陜北地區主流廠家煤制虧損在200元/噸,關中、河南地區煤制虧損在350元/噸。根據各公司公告,部分廠家將于近期停車,虧損性減產產能將增加。進入11月,隨著西北甲醇廠家競拍價格窄幅回升,虧損幅度略有收窄,但整體依舊偏高,虧損性減產預期仍存。
2022 年甲醇產能增速整體較高。從投產計劃來看,11月國內甲醇仍有270萬噸焦化和煤化甲醇投放預期,寶豐三期和寧夏鯤鵬大概率11月、12月投產釋放。
9月我國甲醇進口量在98.42萬噸,較8月的105.62萬噸縮減14.59萬噸,降幅13.81%。9月受臺風影響,沿海區域頻繁封航,影響部分船貨卸貨時間以及航行周期,使得在中東部分區域裝船速度不快的基礎下,抵港再度縮減。進口均價在302.80美元/噸,環比上漲0.42%。其中伊朗進口量最大為22.43萬噸,進口均價為297.30美元/噸。
10月預估進口在98萬—100萬噸之間,1—10月累計進口量預估在1027萬噸,同比上漲7.92%。雖然國際供應略有回升,但中東部分區域裝船速度未有好轉,維持中低水平供應。由于國際需求持續疲軟,非伊貨源供應明顯增量,其中中東非伊穩定供應之下,部分南美貨源略有增量,初步預估11月、12月甲醇進口船貨抵港計劃將增加至110萬噸附近水平,關注后續實際卸貨以及社會庫抵港情況。
10月以來,甲醇下游開工持續被壓縮,整體需求處于季節性下滑趨勢,內陸甲醇價格雖持續下跌,但受低迷需求影響,企業利潤逐漸被壓縮,預計春節前需求回升空間有限。其中,MTO利潤下滑幅度較大,11月、12月需求缺乏增長彈性。另外,地產市場需求暫無亮點,甲醇提貨價格高企,甲醇制烯烴單體虧損持續擴大。截至11月7日,甲醇制烯烴單體虧損持續在1500元/噸以上,綜合下游虧損已擴大至800元/噸左右,隨著終端需求繼續低迷,預計MTO開工率有進一步走低趨勢。
綜上所述,甲醇內地市場與港口市場價格經過一輪下跌之后,進入11月,市場情緒逐漸企穩。供應方面,虧損性減產、四季度限氣、新增裝置投產預期等導致供應端不確定性較大。需求方面,港口進口到港環比增加,而下游需求進一步提升空間不大,傳統下游主力企業基于原料庫存高企的背景下高價跟進采購意愿較低,貿易商恐高心理顯現,部分市場參與者積極出貨兌現利潤。整體上,內地市場繼續上漲空間受限,港口地區由于庫存偏低,表現相對堅挺。但由于MTO虧損持續擴大,開工率進一步提升有限,市場整體延續供需雙弱格局,預計甲醇將以區間振蕩為主。(作者單位:銀河期貨)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