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媽媽快看!樹干上有只剛剛破殼的小雞!”10月29日,在衡水市市區中華公園,一聲童言引得眾人駐足。只見步行道邊一棵樹的樹洞里,一只黃茸茸的“小雞”破殼而出,張望著來往行人。
除了這只“小雞”,小鸚鵡、小狐貍等形象也紛紛“藏身”樹洞,不少人停下腳步,拍照欣賞。不遠處,志愿者們正俯身執筆,讓原本沉寂的樹洞煥發出藝術的溫度,讓這里的樹洞成為市民逛街時的意外驚喜。志愿者王若昀說:“一些樹木因年久或外力因素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樹洞,我們希望讓這些‘受傷’的樹木重新煥發生機!”
“在進行彩繪之前,我們經過多次實地考察,根據每個樹洞不同的形狀、大小和位置,巧妙構思,將自然元素、傳統文化、現代圖案等元素融入創作中,使得每一個樹洞都變成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志愿者劉文豪介紹。現場圍觀的市民關心志愿者們所用顏料的環保問題,對此,志愿者孟凡濤一邊調色一邊耐心地解釋說:“作畫選用的無甲醛丙烯顏料安全環保,不僅不會傷害樹木,還具有一定的保護膜功能,可起到修繕、遮蓋、保護、防止創口水分流失的作用。而且效果持久,至少可以保存2年。”
以“樹洞畫”修復樹木,是一種兼具功能與美感的創新嘗試,不但能夠保護景觀樹的健康生長,延長它們的壽命,還能提高樹木的觀賞價值。如今,這些小小的樹洞畫,已不僅是修復樹木的“創可貼”,更成了點亮城市街角、傳遞生態與藝術之美的心靈窗口。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