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隨著進口菜籽不斷到港,國內菜油供應擴大預期增強,但受疫情影響,下游需求持續不振。11月下旬以來,菜油期貨結束高位震蕩,大幅下行。展望后市,短期內外盤油脂油料無明顯利多消息,國內菜油供應將進一步寬松,菜油期貨偏弱走勢有望維持。
外盤油菜籽持續下跌
加拿大是我國油菜籽、菜油的主要進口來源國, 其油菜籽期貨價格對國內菜油有很大的指引作用。 今年加拿大油菜籽恢復性增產,但需求持續不振,導致洲際交易所旗下的溫尼伯交易所油菜籽期貨連續下行,截至上周五,連續8日下跌,跌幅達9.1%。據加拿大農業暨農業食品部(AAFC)發布的供需報告顯示,2022/2023年度加拿大油菜籽產量預計為 1909.9萬噸,較上年增加38.8%。目前加拿大油菜籽已經收獲完畢,處于集中上市期。但菜籽需求并不樂觀。加拿大油籽加工協會(COPA)發布的壓榨數據顯示,10月份加拿大油菜籽壓榨量為88.53萬噸,環比增加11.52%,但相比大幅減產的去年同期僅僅增加1.05%。油菜籽出口同樣不及預期。
相關油脂利多匱乏
菜籽油在油脂消費占比中處于第三位,其價格走勢不可避免地受到豆油和棕櫚油的影響。目前, 基本面上并沒有明顯利多消息支撐豆油和棕櫚油持續走強。美國大豆已經基本收割完畢,處于集中上市期,密西西比河水位偏低,駁運能力下降。而美國鐵路工人可能在下月罷工,也威脅美國大豆運輸,將使其大豆銷售、出口受阻。在南美,巴西大豆播種如火如荼展開,由于播種面積增加,產量大概率創歷史紀錄。阿根廷政府為獲得更多美元,采取措施刺激大豆出口,而該國大豆播種也有條不紊地進行。
11月份,棕櫚油進入減產周期,但因減產幅度不大,主產國庫存可能繼續增加。馬來西亞棕櫚油協會(MPOA)最新數據顯示,馬來西亞11月1—20日毛棕櫚油產量較上月僅下降6.44%,低于往年下降水平。由于進口利潤邊際改善,我國棕櫚油進口增加,沿海地區棕櫚油庫存迅猛上升。據監測,截至11月21日,全國重點地區棕櫚油商業庫存為87.78萬噸,周環比增加10.81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98.71%。
菜油供應有望增加
隨著加拿大油菜籽恢復性增產,以及有關部門恢復了兩家加拿大糧油出口公司的市場準入,四季度以來,我國油菜籽、菜油進口迅猛增加。根據船期預計,11月份沿海地區進口菜籽到港船數將達7 艘,數量約41.6萬噸,較上月增加29.6萬噸,四季度累計進口將達到200萬噸。進口菜籽源源不斷到港,沿海地區油廠菜籽庫存迅速回升。據監測,截至11月18日,菜籽庫存為43.5萬噸,周環比增加17萬噸。與此同時,進口菜油和油廠壓榨量提高,菜油庫存有所恢復。據監測,截至11月18日,華東地區主要油廠菜油商業庫存為11.44萬噸,周環比增加2.09萬噸。因菜油和其他油脂價差過大,性價比較低,加之疫情偶發,菜油消費呈現出旺季不旺的特點。油廠菜油成交以及提貨情況較差。
綜上所述,外盤油脂油料基本面無利多提振,國內菜油供增需降,加之美聯儲繼續加息、原油持續下行的不利的宏觀環境,菜油期貨很難扭轉跌勢。(作者單位:金期投資)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