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3年度國內新棉供應增加,庫存高企,需求階段性進入旺季,但難改中長期走弱趨勢。目前處于棉農與軋花廠價格博弈階段,市場正在交易新棉收購,新棉收購價格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期棉運行。
(資料圖片)
國際棉市
1.美聯儲加息75BP,商品承壓回落
北京時間9月22日凌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加息7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至3%-3.25%,此次是美聯儲2022年以來的第五次加息,也是連續第三次加息75個基點,創自1981年以來的最大密集加息幅度。除加息75個基點外,美聯儲發表的聲明也凸顯了鷹派立場,市場預期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正在上升,大宗商品集體承壓,市場悲觀情緒進一步發酵。
此次議息會議過后,市場加息預期小幅升溫,但具體節奏與會議前保持一致,市場預計美聯儲2022年11月加息75BP,12月加息50BP,2023年2月加息25BP,之后可能會逐步回歸到貨幣政策正常化,11月是觀察美聯儲貨幣政策是否轉向的關鍵窗口,棉價仍有下跌空間。
2.市場看空情緒濃厚,美棉凈多倉降幅擴大
美聯儲保持激進加息節奏,加息浪潮席卷全球,全球經濟前景堪憂,近期期棉價格持續承壓,市場看空情緒濃厚。據CFTC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20日當周,對沖基金及大型投機客持有的棉花凈多頭倉位為43954手,環比繼續下降4086手,減少量較前一周有所擴大。非商業多頭持倉較上周減少3723手,空頭持倉增加363手。
3.需求逐漸塌陷,逐漸進入“殺現實”階段
隨著美聯儲加息的落地,棉市繼續下探尋找底部,ICE美棉主力合約一度跌破90美分關口。隨著2022/23年新棉供應已有雛形,超調的美棉減產量逐漸修復,供給端故事已接近尾聲,而棉花消費仍在下降。
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至9月15日當周,美國2022/23市場年度陸地棉出口銷售凈增3.24萬包,銷售略低于預期,其中,中國、日本、韓國取消合同。
隨著北半球新棉上市逐漸展開,棉市供應壓力仍繼續增加,而需求無法為棉價提供足夠支撐,棉市逐步進入供強需弱的“殺現實”階段。
國內棉市
1.受美棉重挫拖累,鄭棉再創新低
因美聯儲如期加息75個基點,致ICE美棉主力合約價格再度重挫,9月23日再度跌停收盤。國內棉價走勢雖較國際棉價抗跌,內外棉價差倒掛有所縮小,但仍受累于美棉重挫拖累,9月23日夜盤鄭棉主力2301合約再創年內新低。軋花廠憂慮需求不振,籽棉收購熱情較去年大幅減弱,目前籽棉收購成本折合皮棉成本要大幅低于期貨盤面價格。
2.需求難抵高庫存壓力,觀察旺季需求持續力
“金九銀十”階段性旺季來臨,紡織端生產經營形勢好轉。8月中下旬之前,紡織廠開機負荷低、成品庫存高企,但8月中下旬起紡織端生產經營形勢好轉,需求步入旺季階段,紡織廠開機率環比快速提升,據中國棉紡織信息網數據顯示,截至9月16日,純棉紗廠開機率環比增加5.7個百分點至53.2%,全棉坯布開機率環比增加5個百分點至51.6%;訂單增加、走貨好轉,紡織廠成品去庫加速,尤其是紗廠,紗廠成品庫存環比下降7天至31.2天,織廠成品庫存環比下降4.2天至35天;紡紗利潤修復至均值以上水平利好原材料采購,原料補庫的動作也在提速,紗廠原料庫存環比增加0.2天至23.5天,織廠原料庫存環比增加2.6天至13.4天,織廠的原料補庫增加和紗廠成品庫存去化也正好對應。
(文章來源:國元期貨)
關鍵詞: 美聯儲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