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1月16日,31省市兩會均已開幕,全國兩會將于2023年3月4-5日召開。本文將梳理地方兩會關鍵詞、改革發展亮點以及核心指標前瞻和重要工作布局。
核心指標前瞻
各地政府今年的首要任務
(資料圖片)
高質量發展是首要核心任務;31省市將穩增長列為年度任務,超半數省市將穩增長列在任務之首。
經濟增長目標
結合全國其他主要經濟大省經濟增長目標設定,預計2023年全國經濟增長目標可能為“5%左右”或“5%以上”。
固投增速目標
大部分省份固投增速目標設定區間跨度較大,位于3%-11%間。
各省份預期工業生產活動逐漸活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區間位于5.5%-10%,增速中位數為7%。
社零增速目標
已公布的22個省份增速區間位于4.5%-10%,增速中位數為7.5%。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增速目標
已公布的31個省份CPI漲幅均控制在3%。
失業率增速目標
大部分省份將目標穩定在5%或5.5%,僅吉林設為6%。
改革發展亮點
2023年全國GDP目標
2023年全國GDP目標的底線應是5%左右,更可能是5%以上。
各省穩增長的抓手主要有三:松地產、擴基建、促消費
2023年各省普遍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防范化解地產風險;
2023年31省市加權平均的固投目標增速為8.2%;
2023年31省加權平均的社零目標增速為7.6%。
穩就業仍是硬要求,計劃新增就業規模與2022年接近
18省城鎮調查失業率目標控制在5.5%以內或左右,16省新增就業目標1078萬人,整體與2022年目標接近。
安全與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數字經濟等關鍵詞熱度提升
25省提及糧食安全、近20省設糧食產量目標;
11省提及能源安全;
近20省市明確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超10省市提出數字經濟目標,如陜西、重慶和海南力爭核心產業增加值占比超過8%、10%以上和15%。
重點關注新一輪國企改革、營商環境優化、要素市場化改革
近1/3省市將開展新一輪國資國企改;
近1/3省市強調要全力優化營商環境、鼓勵民企發展。
區域政策繼續強化
關注“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都市圈城市群”三大方向;
超16省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防風險底線不變,重點仍是金融、房地產、地方債務
廣東、遼寧等12省市將深化金融改革化險;
山東、四川等8省市繼續抓好保交樓;
河北、內蒙古7省市將加強債務監測、禁止變相違規舉債;
北京、天津等8省市強調安全生產風險排查。
防風險底線不變,重點仍是金融、房地產、地方債務
防疫方面,上海、山東等10省市加強醫療資源擴容和藥品儲備;上海、河北等7省市加強疫苗接種尤其是老年人疫苗接種;河北、四川等5省市加強農村地區防疫能力建設;
雙碳方面,多省市強調繼續“有序;有計劃、分步驟”推進雙碳,近半數省市的約束性指標目標為完成國家任務,預計2023年相關政策不會轉向收緊。
關鍵詞
數字經濟
先進制造/科技創新
鄉村振興/現代農業
重要工作布局
擴投資
傳統基建:高鐵、高速公路、機場、水利工程以及公共基礎設施;
新基建:5G 基站、互聯網、技改、新能源;
舊城改造、保障住房
促消費
綠色消費、數字消費
(文章來源:國元期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