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榨季花生價格持續低迷,雖然近期花生價格出現一波明顯上漲,但大部分基層農戶貨源交易主要集中在低價區間,再加上玉米等爭地作物價格維持高位,使得花生的種植收益不再具有優勢,由此新榨季花生種植面積減少的預期逐漸被市場認可。
對于花生種植面積具體下降的幅度,各路調研人馬深入各產區,反饋了很多關于減產幅度的調研信息。由于今年是期現貨市場參與者首次大規模的深入田間地頭進行面積調研,一方面缺乏往年數據作為對比,另一方面受人力物力等因素的研制,調研只能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獲取數據,容易造成較大的誤差,所以各方調研結果反饋上來的信息有一定分歧時非常正常的。以河南產區為例,由于種植較為分散,不同地塊農戶的意愿、花生的生長情況可能差別很大,這會為我們的定量分析帶來一定困擾。但是市場參與者們的通過大量調研走訪,進行相對客觀的定性分析還是有可能的,所以我們會以中性的態度確定種植面積的減少幅度。
我們對市場上公開的調研信息進行了匯總,并通過不同渠道進行比對核實,初步結果見下表:
(資料圖片)
河南部分產區由于常年的重茬種植,田間病害已經較為嚴重,在正常年份可能還不足以引起大范圍改種,但是本榨季花生價格的持續低迷,以及爭地作物種植收益上漲,使得新榨季花生種植面積的下降幾乎成為了一種必然。
山東產區主要受干旱天氣影響較大,特別是魯西南傳統大花生產區,干旱使得花生種植時間大幅延遲,由于積溫等因素的影響,農戶只能換種短生育期品種或者改種其他作物。
東北產區主要受玉米等作物種植收益更為合適,特別是前兩年由玉米等改種花生的地塊,今年改回去的情況較多。
各副產區種植面積有詳實反饋的進行了調減,其余產區未進行調減。
二、新季花生供需情況分析
(一)全球新季供需情況
全球供需我們主要參考油世界的平衡表,因當前北半球產區播種尚未完成,南半球的種植剛剛開始,所以其對22/23榨季產量的預估是暫時性的。
全球花生產量在連續3年上升后,油世界對新榨季的產量預估進行了下調,主要原因是種植面積的減少,種植者們轉而選擇更有利可圖的作物,如大豆、玉米等。全球花生及下游產品供需可能會從寬松向偏緊過渡。
(二) 我國新季供需情況
花生平衡表以USDA數據為基礎,對食用消費部分按國內實際情況進行了調整,以更符合國內產業情況。
1. 總產量
我們以20%下降幅度進行調減,主要原因為:
1) USDA給出的2021/22榨季的總產量我們認為偏高,結合河南主產區2021年7月份大雨等因素考慮,實際產量應與2020/21年持平或略減。
2) 主產區調研信息分歧較大,我們結合多種因素綜合考量,以中性態度進行預估,且部分副產區沒有詳實數據,所以在總產量預估時予以考慮。
3) 種植面積調減并未包含對單產的預估,前期主產區的干旱以及未來降雨等因素影響,可能對單產造成影響,所以在總產量預估時適度予以考慮。
2. 進口量
1) 2021/22榨季受前期國內米價格較低影響,整體量上同比將有所下降,但隨著國內米價格上漲,后期6-8月進口量仍有放大的可能。
2) 全球新季花生種植同樣面臨面積減少的預期,且作為全球第二大花生生產國的印度近日又傳出了減產的消息,所以我們把新季花生進口的主要來源地放在塞內加爾、蘇丹等非洲國家。從2020/21榨季的進口情況看,兩國的可出口量可以滿足我們的需求,但在全球供需可能偏緊的情況下,進口量及價格需要重點關注。
3. 壓榨量
從當前花生油、花生粕的價格看,新榨季規模油廠仍然會保持相對積極的收購意愿。
4. 食用消費及出口量
從花生出口量上我們可以看到,自2020年以來,花生及其制品出口量一直保持在歷年來的低位。食品米消費根據我們調研走訪的情況看,目前也處于歷年來的相對低位,所以我們給出了保守的食用消費和出口量預估,可能存在上調空間。
5. 結轉庫存
通過平衡表推算出的結轉庫存可能與實際情況存在誤差,通過我們調研所掌握的情況,本榨季花生結轉庫存量不低于2020/21榨季。2020/21年的結轉庫存主要集中在規模油廠手中,而本榨季的結轉庫存除了規模油廠的生產庫存外,有相當數量的冷庫米貨源集中在貿易商手中,這一點可以從近一段時間的現貨價格表現上得到驗證。這部分貨源的數量和成本將是新季花生上市階段的重要變量。
三、新季花生各階段定價邏輯
在新季花生種植面積大幅減少的背景下,結轉庫存以及進口量如果符合預期,則新季供需基本可以維持緊平衡的狀態,定價邏輯應以庫存米成本以及進口成本為錨。但季產年銷的特性又使得不同時段的定價邏輯略有不同,我們以期貨合約為例分為以下三個時段。
1. PK2210合約
近期河南及山東等主產區的干旱使得不少農戶推遲了花生種植期,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延遲新季花生大量上市的時間,形成有效供應的時段有可能延遲的10月中下旬,但好在本榨季有相當數量的結轉庫存,所以2210合約的定價邏輯將主要參考冷庫米的數量、質量結構以及持有成本上。據我們了解,當前冷庫貨源主要以8篩上好米為主,其持有成本不一,考慮冷庫費用及資金利息,平均成本可能在10000元/噸左右。
2. PK2301合約
此階段新季花生已經大量上市,其定價邏輯主要依據下游需求也就是規模油廠的收購意愿,且此階段價格將決定新榨季進口米的數量。
3. PK2304合約
此階段進口米將大量到港,在產區余貨量以及油廠收購意愿已經基本確定的情況下,進口米的數量及價格將成為定價的主要邏輯。
四、10-01合約價差邏輯分析
1. 如果盤面價格低于當前冷庫貨源的平均持有成本,則新季花生供應延遲將成為價差波動的主邏輯,使得價差走強。
2. 如果盤面價格高于當前冷庫貨源的平均持有成本,則冷庫貨源將成為壓制盤面價格力量,從而引導價差走弱。
五、風險提示
1. 新季種植面積減少幅度小于預期。
2. 下游需求變差,主要是油料需求轉弱。
3. 宏觀經濟導致商品估值整體下移的情況。
(文章來源:一德期貨)
關鍵詞: 明顯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