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影響銅市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美聯儲持續加息預期壓制銅價上漲空間;二是國內“金九銀十”消費旺季進入尾聲,倫金所討論禁止俄銅交易或加劇全球電解銅供需偏緊狀態。因此,預計滬銅中期將以振蕩偏弱運行為主,追漲還需謹慎。
外圍宏觀面壓制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8.2%,核心CPI為6.6%,均高于預期和前值,使美聯儲11月加息75個基點幾無懸念。市場預期終端利率為4.91%,或意味著美國聯邦基金利率2023年一季度可能突破4.75%—5.00%的區間。
(資料圖片)
德國與法國等歐元區國家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增速仍處于高位,倒逼歐洲央行不得不以50個或75個基點幅度加息,疊加歐美對俄經濟制裁引發歐洲能源危機,使歐元區與英德法9月Markit制造業PMI均小于50且低于預期和前值,預示著歐洲或率先出現經濟衰退。因此,全球多國央行貨幣緊縮政策難退坡加劇經濟衰退預期,中長期壓制滬銅上漲空間。
低庫存提供支撐
智利和秘魯工人間歇性罷工擾動銅精礦出口,但是我國銅原料聯合談判小組(CSPT)敲定今年四季度現貨銅精礦TC/RC指導價為93美元/噸,環比上漲13美元/噸,或預示著銅精礦供給漸趨寬松的格局。再生銅加工廠原料庫存告急而采購意愿較強,但因廢銅持貨商庫存較少而僅愿逢高適量出貨,導致國內粗銅現貨供給偏緊。
國內部分新擴建銅冶煉廠逐步投料生產或使我國10月電解銅生產量環比增加,滬倫銅比值高于均值打開進口窗口,或使我國電解銅進口量增加。
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銅生產國之一,年精煉銅生產量接近100萬噸,倘若歐美對俄經濟制裁使倫金所正式禁止俄銅交易,將加劇全球電解銅供需偏緊的局面。
新能源與基建需求較強
雖然光亮與老化廢銅相較電解銅價差優勢擴大,但因高基差與價差致銅桿現貨交投低迷,新增訂單明顯減少和成品庫存顯著增加促使銅桿企業放緩生產節奏,再生銅桿和精銅制桿10月產能開工率環比出現下降。
國內光伏風電等電網類基建與新能源汽車需求好轉、傳統消費旺季“金九銀十”需求預期有所兌現、房地產政策信貸落地與取消限購等措施能否兌現需求好轉預期仍需觀望,銅消費需求回暖或使10月銅材企業產能開工率環比上升。
具體來看,銅電線纜、銅漆包線、銅箔、黃銅棒產能開工率環比上升,但是銅板帶、銅管產能開工率環比下降。由此可見,國內經濟穩增長政策引導樂觀需求預期,但是未來天氣轉冷將削弱基建領域需求支撐。
因此,預計滬銅短期將維持寬幅振蕩行情,中期以振蕩偏弱運行為主,關注64000—65000元/噸附近壓力位,建議投資者謹慎追多并以逢反彈布局空單為主。(作者單位:宏源期貨)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