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調控政策落地后,近日,生豬期現貨價格一改持續上漲走勢,雙雙走弱。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10月25日收盤,生豬主力合約報22980元/噸,較10月14日階段性高點243000元/噸已下跌5.43%。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國儲肉拋售以及國家發改委溝通協調豬企等一系列穩價調控動作之下,預計短期內生豬價格會進一步回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將進一步加大儲備投放力度
現貨市場方面,生意社數據顯示,生豬(外三元)10月25日參考價為27.47元/公斤,10月24日和23日參考價分別為27.72元/公斤和27.73元/公斤,一改此前的持續拉升走勢,連續兩日出現下滑。
將時間線拉長來看,生豬期價從今年4月中旬低點12360元/噸開始企穩走高,持續震蕩上行至10月14日觸及近18個月以來最高點24300元/噸后逐步回落。
葉銀丹認為,今年以來國內生豬消費需求方面較為平穩,截至十月中旬以前的豬價上漲推動力主要來自于供給端。
葉銀丹介紹,在規模養豬比重日益增加的背景下,一些豬企在需求旺季博弈的心理預期以及養殖端利潤持續走高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在生豬出欄方面有所保留或放慢節奏,導致生豬供給不足,是年內生豬價格持續回暖的主要原因。
“涌益咨詢披露數據顯示,10月14日-10.20日,全國90公斤內生豬出欄占比5.42%,處非瘟爆發以來低位,而出欄生豬均重129.21公斤接連走高,二次育肥、三次育肥的大豬出欄比例也有所上升,同時,不少企業預計第四季度豬糧比能繼續上漲,選擇了繼續壓欄。”葉銀丹如是稱。
排排網旗下融智投資基金經理助理劉寸心補充表示,需求端方面,隨著全國氣溫逐漸轉涼,除正常豬肉消費外,居民腌制臘肉臘腸需求快速增加也成為了生豬養殖企業看漲生豬需求的另一動因。
為做好生豬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部署各地做好今后一段時間地方政府豬肉儲備投放工作,與國家投放中央儲備形成調控合力。國家要求各地加大力度持續多批次投放豬肉儲備,冬至、元旦和明年春節等重要時點以及壓欄惜售和二次育肥過多、價格水平過高的重點地區,進一步加大儲備投放力度。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調度,目前國家和各地豬肉儲備總體充足,應對生豬豬肉價格異常波動具有堅實資源基礎。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持續采取引導正常出欄、儲備調節、市場監管等多種措施,增加生豬豬肉市場供應,切實保障價格平穩運行。
豬價未來走勢如何
葉銀丹認為,針對年內生豬價格持續高位運行的情況,國家宏觀調控不斷加碼。隨著上述加大儲備投放力度、引導豬企正常出欄、市場監管等舉措不斷落實推進,有效緩解了養殖戶非理性博弈行為,將有力促進生豬價格穩定和市場平穩運行。
“從近段時間生豬期貨價格的走勢可以看出,調控手段已經在逐步發揮效力。”葉銀丹進一步表示,預計生豬價格在經歷短期回落后,會在春節前后再次出現季節性上漲,這是供需關系變動帶來的正常現象,而隨著節后會需求減弱,豬價將會逐步回落。從中長期來看,在政策強力調節以及較好的產能支持下,豬價將維持小幅波動狀態,大概率不會再出現大幅上漲現象。
奶酪基金投資經理潘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投資標的方面,更加看好估值合理、具備成本優勢且有擴張能力的龍頭上市公司。
葉銀丹認為,第二季度以來,養豬行業的利潤已經伴隨豬價上揚持續改善,7月份開始基本就進入了較好的盈利狀態。盡管飼料價格沒有大跌,但9月份以來,豬價上漲讓豬糧比重新回到8以上,企業盈利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增強。
“據此,當前板塊內各上市公司業績底部徘徊期已過,疊加估值處于相對低位,板塊投資機會正在凸顯。”葉銀丹如是稱。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網)
關鍵詞: 主力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