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豆粕期貨漲幅擴大逾3%,年初至今漲幅已超38%,逼近歷史高點4495元/噸。截止收盤,豆粕主力合約漲3.46%,報4428元/噸。
值得一提的是,隔夜美豆粕6連陽創反彈新高,豆粕主力今日盤面也呈加速上漲態勢,自今年三月下旬以來首次站上4400元整數關口。
光大期貨分析稱,隔夜市場外盤美豆上漲,南美天氣成為近期熱點,若繼續惡化,將下調明年大豆供給。國內11月大豆進口不及預期,多頭情緒升溫,疊加現貨價格較高,導致期貨回調空間有限,短期豆粕偏強震蕩。周三美豆收高,市場期待中國經濟回暖需求改善,進而帶動美豆出口。南美市場,阿根廷持續干旱,市場下調新年度大豆播種面積。國內方面,12月7日中國海關公布數據,11月中國大豆進口量為735萬噸,比10月414萬噸提高77.5%,同比去年同期857萬噸降低14%。實際進口數據顯著低于市場預期,豆粕價格短期再獲支撐。當前大豆陸續到港,油廠利潤有所恢復,顯著提升壓榨率,未來豆粕供給預期上升,庫存累積尚需時日。
從中長期角度來看,美豆的進口成本仍然決定著國內豆粕價格的重心及方向。建信期貨豆粕分析師洪辰亮介紹,去年由于南美大幅的減產,CBOT大豆主力合約曾站上1700美分/蒲式耳的高位,當時的全球大豆庫存消費比約16.4%,同時也有部分通脹升水在其中。而就目前USDA月度報告給出的數據來看,全球大豆庫存消費比約18.6%。在全球需求不變的情況下,想要達到去年的庫存消費比,則南美產量需要減少1200萬噸以上,這并非難以想象。當然,如果考慮高價對需求端的削弱及美聯儲加息的影響,減產幅度需要更大才能重新沖擊1600—1700美分/蒲式耳,這也是2023年一季度影響盤面的最大因素之一。
數據方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前3月豆粕(粗蛋白含量≥43%)價格明顯上漲,3月末突破5000元/噸,其后價格有所下降。自8月上旬開始,豆粕價格再次上揚,從8月上旬的4224.9元/噸,上漲到11月上旬的5561元/噸。11月中旬開始,豆粕價格沖高回落。
據21財經,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豆粕分析師王丹表示,回顧今年的豆粕現貨市場價格,年后受油廠大豆到港不足的影響,豆粕價格因勢高漲。11月中旬開始,沿海區域豆粕現貨價格明顯下跌,11月22日至今,沿海主流區域的豆粕價格延續下跌趨勢,以震蕩下調為主。
王丹指出,近期大豆供應會不斷增加,油廠開機率大幅回升,豆粕供給有所增加,豆粕現貨價格或將小幅下調,但空間不大。“雙節”備貨也將開始,國內豆粕消費預計保持堅挺,現貨和期貨或將逐漸靠攏。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關鍵詞: 值得一提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