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銅價自去年6月以來首次突破9000美元/噸。
相關閱讀
積極政策頻出 銅價短期難大跌
2022年圍繞著銅品種最重要的話題之一就是“低庫存”帶來的現貨支撐。進入2023年,現貨支撐轉弱的市場預期較為強烈。從高頻庫存數據來看:隨著供應改善、消費進入傳統淡季,全球庫存已有止跌回升跡象。
截至2023年1月6日,全球顯性庫存29.44萬噸,較2022年11月11日年內低點增加5萬噸,國內顯性庫存(含保稅庫存)17.50萬噸,較2022年10月28日年內低點增加6萬噸,全球庫存拐點、境內庫存拐點均已出現。但我們認為,一季度整體來看現貨支撐弱化空間較為有限。
一是供應影響仍在。供應干擾既有原料端的問題,亦有國內冶煉環節的影響。原料端,近期礦供應干擾因素較多。2022年12月下旬智利銅精礦主要出口港Ventanas發生重大火災。Ventanas港口出口量占智利總出口量17%,影響部分精礦發運。而南美近期社區成員對Lasbambas銅礦附近道路進行封鎖,未來可能影響Lasbambas銅礦生產。進口銅精礦TC連續4周回落,已經小幅跌破此前談判長單價格88美元/干噸。而冶煉環節也存在干擾。今年一季度,山東某煉廠、湖北某煉廠預計均有新老線交替情況出現,雖然產能擴建完成,但是產量增量的釋放相對有限。而在疫情影響下,影響部分煉廠發運。2022年12月電銅產量僅87萬噸,大幅不及預期的91萬噸。進入一季度,考慮以上干擾,電銅產量的改善幅度或仍然有限。
二是春節后產業消費預期較好。消費預期向好既有產業對于國內積極政策的信心,亦有產業庫存水平不高的影響。2022年10月以來,以地產“三支箭”為代表的積極政策極大鼓舞了產業信心。元旦后,再迎“開門紅”。1月15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建立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特別指出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和同比連續3個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階段性維持、下調或取消當地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地產行業在銅終端消費占比超25%,如果能維持健康態勢,平穩發展,極大有利于穩固銅下游消費基本盤。從元旦前后的產業調研情況來看,產業對于春節后的消費較有信心,大部分企業節前均有備貨。產業庫存水平低,剛需消費韌性好。去年高現貨升水、高絕對價格影響產業信心,加工、終端企業庫存水平普遍較低。因此,消費季節性有所弱化,而與絕對價格的相關度提升。每當價格下跌至65000元/噸附近甚至更低后,下游剛需韌性通常都有所顯現。目前產業庫存仍處于低位,一季度剛需預計仍有韌性。
三是再生銅原料供應仍偏緊,替代效應差,利于精銅消費。2022年三季度是再生銅原料最緊張的時期,精廢價差基本處于500甚至更低的水平,在最緊張的8—9月份,再生銅桿價格甚至一度高于精銅桿。2022年四季度以來,雖然疫情影響緩和,但精廢價差僅上漲到1000元/噸附近,體現出再生銅原料極度緊張的時期已經過去,但整體供應仍然偏緊,距離1500元/噸左右的合理精廢價差仍有空間。此外,再生銅加工企業開工率1月首周繼續走低,SMM再生銅桿開工率僅錄得44.84%,為去年9月以來最低水平,因此再生銅材料對于精銅的替代效應仍然較差,利于精銅消費。
從現貨供需角度來看,今年一季度現貨支撐弱化程度預計相對有限。一季度累庫預期在20萬噸左右,略高于季節性平均水平,壓力有限。且考慮到當前庫存仍處于極度低值,且電銅產量存在變數,甚至不能排除階段性現貨仍面臨短缺風險的可能。
宏觀方面,國內積極政策頻出,疫情影響逐步消退,差旅、文娛等經濟活動穩步恢復,預期并不悲觀。因此在當前節點,銅價短期難見單邊大幅下跌,下方跌破64000元/噸支撐的可能性相對有限。如果現貨出現短缺,與宏觀利好形成共振,不排除價格上行至66000—67000元/噸。因此,空頭投機頭寸建議謹慎。對于產業而言,應該提前做好春節前備貨規劃,不宜過度集中或博弈價格超跌。(作者單位:金瑞期貨)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