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松(左)走訪群眾,了解群眾生產生活情況。 受訪者供圖
長沙晚報5月14日訊(全媒體記者 劉俊 實習生 陳雯)“乘坐小火車沿著澗江河逆流而上,前面就是百畝桃園,簡直就是人在山水畫中游。”近日,在瀏陽市官橋鎮蘇故村,駐村第一書記朱明松正和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長沙商貿旅游職院”)的學生一起直播帶貨,向網友推薦“蘇故旅游”。
(資料圖)
“剛開始我們以為只是走走過場,心想他一個教書匠能做些啥?”2021年,剛由長沙商貿旅游職院派駐到蘇故村時,有些村民心里對“空降”過來的朱明松打了個問號。
朱明松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訪民情、了解民意,廣泛收集群眾訴求和意見,“吃、住、工作都在村里”的駐村工作模式讓他很快融入了蘇故村。
回鄉創業青年劉在平在村里經營養殖事業,正愁著100多頭藏香豬和500多只土雞的外銷。朱明松提議劉在平搞直播帶貨打開銷路,同時號召單位同事和社會愛心人士參與進來。春節前后,劉在平的香豬、土雞、雞蛋外銷額達近5萬元,他說:“朱書記幫我找到了一條有保障的銷路,豬、雞和蛋都不愁賣了。我只管放心大膽地干,保證質量就好!”
“外面的路已經修好了,馬上就能對外營業了。”近日,瀏陽市恒馳生態農業農場負責人程順煉興奮地告訴朱明松。目前,蘇故村正在將“四季果園”打造成果蔬種植、采摘觀光基地,讓游客在享受親子時光的同時感受“慢生活”。朱明松帶著長沙商貿旅游職院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前來“踩點”,“我們早點把它打造成網紅打卡點,等果園里的桃子熟了,我們還可以搞直播,把水果賣出去。”朱明松對程順煉說。
兩年來,朱明松的辛勤付出和真情奉獻深深打動了蘇故村村民。如今,村民們都親切地稱呼他為“朱書記”。
蘇故村距離長沙市區約45公里,坐擁優質自然資源,但是面臨著規劃不科學、旅游產品單薄、基礎服務能力較弱等難題。
“只有把村里旅游規劃做好,才能給鄉村振興提供持久動能。”朱明松說。長沙商貿旅游職院組織湘旅、湘菜、湘商學院以及藝術設計專業的專家團隊對蘇故村開展一年多的走訪調研、上百次線上線下研討,編制了《瀏陽市官橋鎮蘇故村村域旅游整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圍繞“一心一帶三區”總體布局重點打造花海竹漂、澗河淘金、峽山民宿等十大特色旅游項目,包含33個項目建設。
蘇故村有“竹漂小鎮”之名,但因澗江河河道水流不足、河道有淤泥、河道兩岸違規種植苗木等影響了竹筏漂流的收益。為此,《規劃》提出打造“花海漂流”,以澗江河河道整治為基礎,對沿澗江河兩岸區域進行景觀提升,在澗江河沿線種植時令花卉。通過這一系列的改造提質,澗江河映入游客眼簾的是河道有漂流、兩岸有花卉、親水休閑步道、屋場等美麗的畫卷。
如今,《規劃》中的部分新項目已經基本完成。連日來,朱明松正忙著檢查蘇故完小圖書室、農家書屋、小火車、民俗飯店、漂流及露營基地等項目的完成情況,看看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據了解,2021年蘇故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50萬元,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70萬元。“我們還將打造研學基地,讓蘇故村星期一到星期五工作日的‘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朱明松說,雖然駐村的2年時間即將結束,但是長沙商貿旅游職院將繼續幫扶蘇故村,助力將蘇故打造成“宜業宜居”的美麗鄉村。
來源:長沙晚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