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來源券中社 科創企業發展過程中,不同的發展階段對于金融服務的需求重點也會存有不同。如何做好精準化的金融服務、陪伴企業壯大,也成為政府、金融機構重點關注的工作內容。 值此科創板開市四周年之際,多位首批科創板上市企業的負責人暢談了他們對于銀行金融服務的觀察與了解,并對未來的需求表達了暢想。 從近日實地走訪的情況來看,執著于研發技術的推動、著眼于為行業帶來創新以及攜手產業上下游中小企業一同發展等企業家精神,成為一代代創業者的堅守。 數字金融果斷賦能 科技含量高、研發資金投入大的科創企業往往有著較長的成長周期,同時軟硬件設施條件要求比一般企業標準更為嚴格。 從近日走訪的多家企業可以窺見,對于大部分科創企業,在成長發展過程中,初期融資的難與貴足以“扼喉”。不可忽視的是,科技賦能已經成為企業與機構提高自身競爭力的重要投入。 伴隨著銀行服務的創新與科技力量的加持,數字金融服務能力的優勢也有所凸顯。 “我行近年來積極發揮數字金融優勢,通過金融科技手段,為科創企業提供線上融資服務。依托在線供應鏈融資、在線保理、在線福費廷等創新在線融資模式,為科創小微企業提供無紙化、在線化、實時化的快速融資,切實提升小微企業融資效率和便利度,并通過“隨借隨還”等方式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浦發銀行上海分行有關部門人士表示。 據了解,成立于2012年8月17日的上海微創心脈醫療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心脈醫療”),2012年8月31日即在浦發銀行開立賬戶,開展合作至今,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綜合服務,高效FDI登記服務、員工股權激勵服務。 2019年,心脈醫療在科創板成功上市,浦發銀行也憑借長期優質服務最終成為企業首選合作伙伴,落地鴻脈醫療項目募集資金專戶,當前該行已成為心脈醫療及其子公司主要結算行及存款合作行,日均存款近1億元。 信貸支持保駕護航 “公司在國際業務層面的拓展中,浦發銀行杭州分行一直都在,就像是一直陪伴在側的老朋友,有問題就會先想到向它請教,尋求幫助,并且也一直能得到滿意的結果。”杭可科技負責人直言。 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杭可科技”)于2015年12月7日成立,注冊資本4.01億元。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各類可充電電池,特別是鋰離子電池的后處理系統的設計、研發、生產與銷售。 作為主要產品是鋰電池后處理設備的一家創新型公司,在新能源賽道加速時,業務訂單大增,人員、設備、研發的投入都大大增加。 “杭可科技公司成立時,就是奔著上市而去的,此前浦發銀行給予公司授信3000萬元,后將授信增加到5000萬元。”杭可科技負責人透露,在2018年公司上市前夕,資金需求猛增,“浦發銀行剛批下來的授信又不夠用了,缺口還比較大。” 浦發銀行杭州分行得知消息后,立即啟動綠色通道,加急處理,在短時間內又增加了3億元的授信額度,解了企業燃眉之急。授信從最初的1000萬元,已經增加至目前的4億元。 在公司成立之初,浦發銀行杭州分行還專門派人上門講解;公司資本金匯入遇到問題,浦發銀行也在企業、外管以及開發區管委會之間多方協調,最終解決了問題。 在實現了科創板上市后,杭可科技每年在浦發銀行有5000萬美元左右國際結算量,代發工資人數4000余人。 服務需求持續延伸 浦發銀行蘇州分行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未來企業金融需求將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企業將更加注重風險管理、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社會責任投資等方面的需求,“同時,金融科技的發展也將為企業提供更多創新的金融解決方案。” 實際上,著眼于當下發展趨勢,企業特別是正在蓬勃發展階段的科創企業所面臨的金融服務需求仍然在擴大。 “企業對商業銀行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資金融通、風險管理、投資理財、外匯服務、電子銀行服務以及溝通與咨詢等方面,希望商業銀行能夠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和支持。”蘇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 從多方的反饋來看,在科創企業的初創、上市、產業發展、并購成長等階段,也需要金融機構形成全流程、全市場、智能化的全面解決方案。甚至也需要在政府、投資機構、銀行等多方協作下,通過投貸聯動、股權直投等方式進行賦能,并在研發貸、中期流貸方面取得突破。 企業由創業初期到發展壯大,期間需要凝聚多方的力量,政府、銀行甚至風投等機構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支持的方向、力度與重點也在動態調整。 例如,在服務質量提升、技術創新、風險管理、金融產品創新以及提高透明度和信任等方面,加強與客戶和社會的溝通。 聲明: 券中社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