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雖然我們認為談判破裂,出現大規模、長時間罷工可能性不大,詳見《【建投航運專題】who blinks first-僵持不下的美國鐵路談判與大規模罷工風險前瞻》。但是在極端假設(大規模、長時間罷工)下,美國貨運鐵路大規模罷工將從供給端全面推高通脹,美聯儲的加息可能難以再生效,具體到大宗商品,農產品、能源類大宗商品可能受到更直接的推動。
農產品方面:玉米、大豆、小麥等糧食類農產品的運輸運力24%、出口運力40%依賴鐵路,一旦出現極端情況,將嚴重受阻,對市場盤面形成推動,并加劇全球糧食危機。其次美國飼料運輸嚴重依賴鐵路,缺乏飼料或導致生長偏慢乃至餓死、提前宰殺等情況,使肉類等養殖業同樣受到生產能力上的沖擊。此外,40%的肥料通過鐵路運輸,目前的節點處于秋收后需要施加各類肥料(中西部農民或于6周后開始施肥),若出現極端情況,對新季農產品生長可能造成影響。綜上所述,鐵路運力的缺失將直接推高美國食品價格,與CPI,并傳導至全球。
(相關資料圖)
能源方面:美國的煤炭需求在俄烏沖突及歐盟制裁俄煤之后呈指數型增長,EIA估計2022年上半年美國運往發電廠的2.02億噸煤炭中1.5億噸通過鐵路運輸,而近20%的電力來自于煤炭發電,大規模長期的鐵路罷工將進一步加劇天然氣、電力費用等能源支出。此外,美國港口對煤炭的進出口運輸同樣依賴鐵路運輸。極端情況下,美國煤炭、相關的天然氣、電費等能源費用以及歐洲能源相關品種將受到強而有力的推動。
通脹角度:《【建投航運專題】who blinks first-僵持不下的美國鐵路談判與大規模罷工風險前瞻》已經介紹過,美國消費者購置的各類商品依賴鐵路發運,一車皮大概等于2000個UPS包裹。一旦出現極端情況,美國消費者將不得不面對空空如也的貨架與怎么也到不了的快遞,并刺激已經不再強勢的核心商品再次大力推動通脹。此外,鐵路運輸大量工業所需的金屬、礦物、化學品,極端情況下,業已平靜的生產成本可能再次大力上行。
我們在前期報告中已經反復介紹過,美聯儲加息僅能從需求端打壓通脹,而一旦鐵路等供應端出現惡化時,美國通脹情況可能脫出美聯儲的原定路徑。
因此,大規模、長期罷工的代價對于拜登政府太大,我們認為最終的結果較大可能是以公司讓步,工會獲得更多權力,談判協議達成或國會介入強制推行現有談判條件或延長談判時間等較為和平方式收場。
我們在近日發布的報告《【建投航運專題】who blinks first-僵持不下的美國鐵路談判與大規模罷工風險前瞻》已經介紹過美國的商用貨物鐵路正面臨著冷靜期結束,勞資合同談判破裂,最早于當地時間9月16日可以發起罷工的事件,以及對于美國經濟的潛在影響。
事件跟進:當地時間9月13日,十二家中的第九家工會達成了初步意向,然而從規模上,兩家占涉及工人數量近一半的工會(SMART,BLET)依舊沒有打算讓步簽署總統專設緊急委員會給出的推薦協議。9月14日兩家工會(覆蓋約11000人,占約10%)批準了前期同意的初步意向合約條件。
歷史事件介紹:上一輪貨運鐵路因罷工而大規模停運需要回溯到30年前的1992年6月24日,持續至6月26日,美國40條鐵路停止運行,當時老布什政府的國會兩院快速于6月25日通過法令禁止勞動者罷工與封鎖鐵路的行為,并由老布什簽署生效。該法令要求對勞動爭端進行強制仲裁,并被當時不少的議員指出對勞動者并不公平。(1982、1986年類似事件里國會法令為強行實行總統專設緊急委員會給出的推薦協議)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美國商業貨運鐵路覆蓋范圍大,基本由本輪談判涉及的一級鐵路公司運營。承擔的總運力占約3成,雖不及卡車,但直接影響消費者獲取他們所需的商品,以及食品、飲水、燃料等資源。本文將圍繞本輪潛在罷工對大宗商品造成的極端影響進行一定補充。
本輪勞動談判若發生破裂,為避免罷工,國會可以再次通過法案,并由拜登簽署通過,以強行實行現有總統專設緊急委員會給出的推薦協議。然而考慮到民主黨政府長期與工會保持友好,我們認為是國會設置額外的談判時間較有可能,直接發生大規模罷工的可能性比較有限。
下述對于大宗商品的影響將建立于這些極端假設下:1.談判破裂,兩大工會在美國商業鐵路發生大規模罷工/公司把工人關在外面,防止他們罷工 2.國會介入機制失效,大規模罷工持續時間較長。
1. 對農產品生產的擾動
為了避免罷工帶來的運營風險,部分鐵路公司已經宣布于當地時間9月16日(潛在罷工的一天前)不再接受糧食運輸,冷凍聯運貨物(BNSF),乃至聯運貨物本身(Norfolk Southern)。罷工停運將影響三大方面,秋收作物的出口、飼用需求以及肥料的運輸,大幅削弱其供給能力。
根據美國谷物與飼料協會(NGFA),若罷工發生,對秋天正在收獲的玉米、小麥與大豆的運輸與出口會造成直接影響,并可能加劇全球糧食供應鏈危機。根據美國鐵路協會(AAR)引用美國農業部數據,鐵路承擔了全美糧食約24%的運輸需求,出口運輸需求的近40%。因此,鐵路對美國糧食作物運輸、出口,尤其是玉米、大豆、小麥的運輸不可或缺。一旦出現長時間大規模罷工,則可能造成美國農產品大宗商品價格的上升壓力,并給海外買家帶來更大的壓力。
其次,2021年內鐵路運輸了784000車基于糧食生產的產品,如面粉,豆油,豆粕等。因此,鐵路對農產品生產的擾動也存在于養殖業飼料運輸,根據美國雞肉委員會(National Chicken Council)每周美國養雞主需要2700萬蒲式耳玉米和1100萬蒲式耳豆粕喂雞。飼料的缺乏可能通過被迫提前宰殺牲畜等形式造成畜牧業產能的全方面下降,為業已嚴重的食品通脹火上澆油(食品對8月CPI超預期存在較強的正向貢獻)。
此外,鐵路運力同樣承擔了約40%的美國肥料供給,6周后,根據StoneX,大部分中西部農民在6周后便需要開始使用肥料。大部分美國鐵路公司已經拒收氮肥等其他帶有危險性的化學品。根據行業組織The Fertilizer Group,肥料制造商已經開始計算有多少氮肥可以靠卡車轉運,有多少不得不入庫。若大規模罷工長期進行,將通過化肥的不足對新季農產品種植造成負面影響。
2、對通脹的負面影響
從美國鐵路發運量來看,煤炭、化學品等工業所需材料比農產品運輸量只多不少,是故,我們不能輕視大規模長期罷工對美國工業生產、能源行業的沖擊。以煤炭為例,罷工可能沖擊冬季煤炭補庫過程(美國礦業協會),并可能進步沖擊歐美能源市場。
美國的煤炭需求在俄烏沖突及歐盟制裁俄煤之后呈指數型增長,EIA估計2022年上半年美國運往發電廠的2.02億噸煤炭中1.5億噸通過鐵路運輸,而近20%的電力來自于煤炭發電,大規模長期的鐵路罷工將進一步加劇天然氣、電力費用等能源支出。此外,美國港口對煤炭的進出口運輸同樣依賴鐵路運輸,鐵路運力的罷工可能推動全球能源危機的惡化。
我們在《【建投航運專題】who blinks first-僵持不下的美國鐵路談判與大規模罷工風險前瞻》已經介紹過,美國消費者購置的各類商品依賴鐵路發運,一車皮大概等于2000個UPS包裹。
一旦出現極端情況,美國消費者將不得不面對空空如也的貨架與怎么也到不了的快遞,并刺激已經不再強勢的核心商品再次大力推動通脹。此外,鐵路運輸大量工業生產所需的金屬、礦物、化學品,極端情況下,業已平靜的生產成本可能再次大力上行。
我們在前期報告中已經反復介紹過,美聯儲加息僅能從需求端打壓通脹,而一旦鐵路等供應端出現惡化時,美國通脹情況可能脫出美聯儲的原定路徑。
(文章來源:中信建投期貨)
關鍵詞: 大宗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