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成員國將繼續減產預期再起,疊加午后有報道稱,美國環境保護署預計將于本周制定運輸燃料中可再生能源數量的年度義務,周二國內油脂“三劍客”集體大幅上漲。截至昨日下午收盤,豆油主力合約上漲3.01%,收于9392元/噸;棕櫚油主力合約上漲4.08%,收于8524元/噸;菜籽油主力合約上漲1.38%,收于11169元/噸。
“周一最新消息稱巴西生物柴油政策發生變化,摻兌比例將在2023年4月起由10%上調至15%,而巴西生物柴油70%的來源為豆油,該消息的出現直接推動美豆油價格上漲,再加上近期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產量數據向好,油脂期價日內整體上漲。”中輝期貨油脂研究員賈暉說。
格林大華期貨農產品小組組長劉錦告訴記者,12月4日,OPEC+成員國將召開新一輪關于石油產量的會議,市場在此前預期,由于全球石油需求不佳的憂慮,OPEC+成員國本次會議上將大概率繼續下調產量,上一次會議上OPEC+成員國已經開始執行11月份減產200萬噸/日的計劃。市場擔憂本周末的會議上,OPEC+將再度調減日產量,國際原油期價大漲,一舉收復前期跌幅,WTI原油在73.6美元/桶處受到強力支撐,帶動市場情緒回升,從而給植物油市場帶來提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此外,臨近11月底,EPA對未來2—3年的可再生能源摻混義務要求公布在即,此次摻混義務要求很大,這令周一美豆油從低點反彈近4%,也對油脂市場情緒形成了較好帶動,但仍待相關數據的落地。”中信建投期貨油脂高級分析師石麗紅說。
昨日,有報道稱,美國環境保護署將重新定義生柴計劃。自2022年以來,美國的生柴產量穩步增加,美國1—10月份生柴和氫化植物油產量合計達到819萬噸,去年同期是674萬噸,增幅21.5%。進口方面,生柴和氫化植物油1—10月份進口量合計177.1萬噸,去年同期是172.9萬噸,增幅2.42%。同時CFTC豆油凈多持倉連續5周呈現增持狀態,美豆油已經走出了一波較好的單邊上漲走勢,但是基金增持的現象在最新的持倉報告中出現了變化。截至11月22日,美豆油凈多持倉在連續6周增持之后首次回落至99521手,較前一周減少5724手。市場人士認為,如果后續基金凈多持倉繼續減少,美豆油將會從高位下跌。
“油脂期價整體呈現明顯的外強內弱狀態,國內三大油脂呈現振蕩格局,造成這種走勢的主要原因是,國內油脂以棕櫚油為首,已經開始明顯的累庫,前期市場炒作的菜籽到港不確定性也被快速回升的進口菜籽庫存證偽,與此同時,自上周以來,國內大豆庫存和開機率也出現明顯的回升,尤其是大豆周度壓榨量已經回升至200萬噸,后續油脂供應無憂。”劉錦說,截至11月25日,國內豆油庫存量為76.5萬噸,較前一周的76.7萬噸減少0.2萬噸;國內進口壓榨菜油庫存量為20.1萬噸,較前一周的15.5萬噸增加4.6萬噸;國內棕櫚油庫存總量為84.3萬噸,較前一周的80.6萬噸增加3.7萬噸。國內進口大豆庫存總量為383.1萬噸,較前一周的355.4萬噸增加27.7萬噸;國內進口油菜籽庫存總量為33.6萬噸,較前一周的43.7萬噸減少10.1萬。整體看來,我國的油脂油料供應已經開始有效恢復。
石麗紅也認為,從供需角度來看,當前油脂市場正從供需偏緊的狀態向邊際寬松轉變。11月中下旬起國內迎來大量的大豆及菜籽到港,相關油籽壓榨的回升令供應得到逐步改善,豆油及菜油有望開啟累庫進程。對于棕櫚油來說,9月以來的大量進口已令其庫存得到較好重建,當前港口棕櫚油庫存已升至90萬噸以上高位,國內供應早已得到較好改善。但在需求端,國內油脂消費仍受疫情擾動,以餐飲占比高的豆油為甚,而菜油消費在高基差及高價差壓制下仍偏剛需,棕櫚油需求則受累于氣溫轉冷,摻兌范圍縮小至華南地區。供需格局邊際改善及庫存回升壓制整體油脂表現。
實際上,當前的油脂消費需求較為疲弱。我國的油脂消費需求主要以餐飲消費和生產加工副食為主。國家統計局11月15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10月,全國餐飲收入4099億元,同比下降8.1%;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978億元,同比下降7.7%。2022年1—10月,全國餐飲收入35348億元,同比下降5.0%;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8832億元,同比下降4.3%。根據中國糧油商務網的統計數據顯示,三大油脂的月度消費量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減少,豆油1—10月份同比減少6.8%,棕櫚油1—10月份同比減少49.19%,菜油1—10月份同比減少9.02%。
石麗紅認為,當前油脂市場其實并無顯著矛盾,反而是不確定性占據上風,這也是這幾個月以來油脂寬幅振蕩的原因。當前油脂市場的不確定性主要來自南美大豆新作產量、主要國家的生物柴油政策、后期原油走勢、美聯儲政策等。另外,三峰拉尼娜目前來看對巴西南部及阿根廷天氣影響頗大,南美產量能否兌現豐產預期存在不確定性。生物柴油政策的不確定性主要來自美國、巴西及印尼。當前美國EPA尚未公布未來2—3年的可再生燃料摻混義務要求,巴西雖已提出保持B10直到明年4月提高至B15的政策,但新政府的上臺為其帶來不確定性,此外,印尼的B40時有傳言明年實施,但遲遲未見官方公告。而近期原油在需求走弱、對俄油限價不及預期及OPEC+產量不確定性下,一度跌破9月底的低點,對整體商品的影響也比較大。此外,對美聯儲加息預期的反復對宏觀市場情緒影響很大,也帶來油脂單邊走勢的較大反復。
“當前油脂市場投資者交易的邏輯主要集中于宏觀、原油及供需面,雖然市場對油脂長期整體承壓的擔憂仍然存在,但短期交易邏輯隨相關事件及預期的變化在節奏上存在一定反復,這也導致投資者對單邊投機的參與較為謹慎,反而更青睞于更能體現產業邏輯的價差套利。”石麗紅說。
賈暉則認為,三大油脂基本面情況略有分化,棕櫚油進入減產季有利于東南亞棕櫚油庫存的去化,存在調整后的短期看多機會,而近期由于出口好轉、產量下降,支持馬來西亞棕櫚油價格走勢,但考慮東南亞庫存壓力仍存,且生物柴油消費端暫無亮點,抑制趨勢行情空間。而豆油和菜籽油前期庫存持續低位運行,強基差下支持盤面價格維持偏強,但隨著新季油籽上市,國內大豆及油菜籽進口的增加,國內豆油及菜籽油供應緊張局面將逐步有所緩解,市場邏輯將逐步由低庫存向庫存修復轉化,階段性行情面臨壓力。
對于后市,劉錦認為,外圍油脂走勢依舊會強于國內,后續國內油脂油料到港量逐步增加,企業開機率回升,產出增加,但是消費整體乏力,油脂大概率將繼續保持振蕩走勢。
“預計在宏觀及基本面的壓制下,油脂在長期仍將整體承壓,價格重心傾向于下移,但中短期或隨市場情緒及原油波動存在一定反復,建議單邊以輕倉操作為主,相對更推薦價差套利。”石麗紅說。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 主力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