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全媒體記者 黃京 楊斯涵
【資料圖】
2月21日,2023年湖南高職單招報名將正式啟動。今年湖南參與高職單招的院校共有77所,招生計劃總數近16萬人,比去年增加1.5萬人,再創歷史新高。
在新高考時代,以單招為主的分類考試招生模式,已經成為高職院校招生主渠道,也成為技術技能人才選拔的重要渠道。其探索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考試模式,打破了“唯分數說話”的招考格局,讓每個考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考試模式,也必將開啟考生的技能成才之路。
( 2022年,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單招現場。 )
【現狀】
招生16年,報考人數“節節攀升”
盡管今年高職單招尚未啟動,但多所高職院校已紛紛通過官網官微發布單招簡章。“每天都會接到很多招生咨詢電話,可以預見今年報名又會很火。”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招生與就業處處長何巍湘在高職院校的招生一線奮戰多年,也見證著高職單招從“新鮮事”到“主渠道”的“華麗轉身”。
2007年是湖南高職單招元年。這一年,湖南首次選取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和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2所國家級示范性高職院校作為高職單招試點院校,共計劃招收780人。“當時學校計劃招生人數400人左右,但實際報考的考生根本沒達到400人。”何巍湘回憶說,最開始很多人對這種全新的招考方式不是很信任。“但后來認可度就越來越高了,報名人數也越來越多。”
2014年,我省高職單招試點院校由2013年的31所“猛增”到64所,招生人數也擴大到3萬余人;2022年,75所高職院校單招計劃數為超14萬人;再到今年,77所高職院校單招計劃數接近16萬人。
記者曾在多所院校的單招現場,見證著考生“擠破頭”的畫面。比如2021年,在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報考工程造價專業的考生達487人,而招生計劃只有30人,報錄比達16∶1;在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每年都有一大批文化成績相對不錯,完全有希望讀本科的考生,會選擇通過高職單招的方式考入該校。
“單招的火爆,既反映了越來越多的考生對這種考試方式的認可,也與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可度在提升有關。”省教育廳學生處處長曹敏認為,更明確的人才培養定位、更專業的技能教育、更高的就業率都讓高職院校能吸引到更多優質生源,而不再只是本科院校的“接盤俠”。
【轉變】
擇才錄取,打破“唯分數說話”
2020年,有一個故事傳遍了整個“單招圈”。原來,當年51歲的易興橋來到了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工程安全評價與監理專業的單招面試現場。這個30多年前高考遺憾落榜的農民工偶然了解到高職擴招政策實施后,農民工也可以參加單招考試考學校,于是毅然走進了考場,最終圓了自己的大學夢。
事實上,也正是隨著2019年和2020年的高職擴招政策的部署,湖南的高職單招不斷刷新著規模之最,也迎來了退役軍人、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新型職業農民、企業在崗人員等社會人員的報考。
“高職單招和高考最大的區別在于,由‘擇分錄取’向‘擇才錄取’的轉變。”曹敏說,為了讓每一類考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考試模式,而不再是“唯分數說話”,我省的高職單招考試政策也不斷在調整和完善,分考生類別進行考試。比如,對于社會人員這些特殊考生,明確了“免文化素質測試”的要求;而應屆高中生則可以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直接替代文化測試成績;在全國和湖南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獎的中職應屆生,則可以直接被保送或者免職業技能測試等。曹敏認為,考試作為一項“指揮棒”,它的分類實施有利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有利于科學選拔技能型人才,也暢通了學生上大學的通道,從而使個個出彩、人人成才變得更加真實。
據悉,在接下來高職院校的分類考試工作中,湖南一方面將不斷完善考試內容和形式,突出職業教育特點,針對不同生源群體,明確考試方式、考試規范和評價標準,不斷提高技能人才選拔的針對性和科學性;另一方面將完善招生錄取機制,比如面向普通高中畢業生、中職畢業生和社會人員的錄取辦法。同時還將加強對分類考試的宣傳、報名、考試、錄取等全過程監督管理,確保招生錄取公平公正。
(2022年,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空乘專業面試現場。校方供圖)
【前途】
因材施教,讓技能人才有奔頭
湖南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車輛工程專業工匠20班李思晨從小就對車輛頗感興趣。初中畢業后,他在父母的支持下,走上興趣之路,前往長沙汽車工業學校進行學習,自此,開始在市級、省級各類技能大賽中大放異彩。為了提升知識,他通過單招考試順利進入了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繼續參加各類競賽。憑借2020年湖南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汽車檢測與維修賽項一等獎的好成績,李思晨通過了我省專升本“湖湘工匠燎原計劃”選拔,于去年9月進入湖南農業大學學習。“從中職生到本科生,這樣的逆襲并不是那么遙不可及。只要你堅定信心,敢想敢拼,一切都可以實現。”
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高職單招、專升本等都是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的選拔關、入口關,也是構建職業教育立交橋的重要內容。要暢通技能人才的成才之路,培養更多更優質的技能人才,還必須通過因材施教、分類培養,讓技能人才學得好、有奔頭,有自己的專屬上升空間,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職業教育的吸引力。
記者了解到,2022年1月,《湖南省2022年“湖湘工匠燎原計劃”招生工作實施辦法》下發,世界技能競賽、中國技能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獲獎者,或者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湖南省職業技能大賽一等獎的高職(專科)應屆畢業生等均有機會根據本人獲獎賽項申請對應本科高校的招生專業。在我省的“專升本”考試中,除了這類技能競賽的獲獎選手,獲得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銀獎的應屆畢業生,也都有機會通過免試入學,升入本科學校就讀。
曹敏也表示,將充分發揮“考試招生”的“指揮棒”作用,構建符合職業教育培養規律和特點的人才選拔模式,使不同性格稟賦、興趣特長、素質潛力的學生享有更多樣的教育選擇和更暢通的學業提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