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美國硅谷銀行破產,已經過去快一個月的時間了,但產生的影響遠未結束。不僅讓全美銀行陷入寒冬,還讓大量存款逃離。
3月10日,美國硅谷銀行突然宣布破產
美國儲戶“出逃” 近5000億美元外流
【資料圖】
據環球網報道,近日,美聯儲公布了一組數據:3月份,客戶從美國銀行系統中提走了近5000億美元。據悉,這是50年里美國遭遇的最嚴重的資金流出,上次發生這樣的事情還是在1973年,而那一年發生了二戰后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時隔50年,同樣的事情再次上演,背后意義非同一般。
實際上,5000億美元外流并不是一件小事。當下世界上GDP超過10萬億美元的國家,不超過5個。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其他國家的身上,都可以算得上一場“小型金融危機”。雖然美國是超級大國,但儲戶提款潮引發銀行業震蕩。
客戶從美國銀行系統中提走了近5000億美元
有分析認為,即便如此,美國恐怕很難贏得國際社會的同情。在硅谷銀行宣告破產沒多久,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就曾表示,此次硅谷銀行暴雷,除了跟自身因素有關之外,還跟美聯儲多輪加息有重大關系。說白了,在耶倫看來,這次硅谷銀行破產是可以預見的,背后的“罪魁禍首”就是美聯儲瘋狂加息所致。
“黑天鵝”飛出,美歐高度緊張
如果說美聯儲已經預料到了這種情況,為何還要這樣做呢?據了解,自烏克蘭危機爆發之后,美國政府對俄羅斯發動大規模的制裁的同時,也導致美國通脹問題愈發尖銳。為了對抗通脹,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里,美聯儲進行了8輪加息。雖然美國的通脹問題有所緩解,但卻給美國的銀行業產生了沖擊。有句老話說的好 ,“害人終害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里,美聯儲進行了8輪加息
更何況,危險不止于此。硅谷銀行破產后,瑞士信貸銀行在歐洲市場的股價暴跌。據消息人士透露,這次瑞信股價暴跌原因有兩點:一方面,前段時間,瑞信銀行被查出存在“重大缺陷”,另一方面,硅谷銀行突然倒閉,為金融市場帶來了不少恐慌情緒。
瑞信股價暴跌的消息傳出后不久,法國興業銀行、德國商業銀行以及法國巴黎銀行的股價開始呈下跌的趨勢??梢?,隨著全球化進程加快,國際局勢往往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末日博士”警告:更可怕的在后面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政客以及相關專家紛紛表態。有“末日博士”之稱的著名經濟學家魯比尼日前警告稱,美國在高通脹和高債務的影響之下,經濟痛苦周期很快就會到來。如果不及時改變這種情況,很快會形成“惡性循環”,那么經濟衰退和即將到來的金融危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為嚴重。言下之意,更大的風暴還在后面。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著名經濟學家魯比尼發出警告
與此同時,美國眾議員喬迪·阿靈頓也表示,目前美國國債已經突破了31萬億美元,如果拜登政府不及時剎車的話,受苦的將會是下一代。由此可見,美國情況不容樂觀。
確實如此,上千億美元一夜流失,接二連三的銀行突然爆雷,很可能會直接影響到美國財政的信用風險。更有意思的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美國官員卻將責任推給了耶倫,聲稱她在應對銀行危機的問題上表現拙劣,并對她的工作能力提出質疑。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如履薄冰
不得不說,解鈴還須系鈴人,一味地推卸責任并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想辦法找到問題出處,如何去解決才是硬道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