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發言人對此減產計劃回應道,“我們并不認為在目前這個市場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刻,減產石油是明智的選擇。”早前歐佩克+宣布減產時,拜登也曾表示“為他們的短視感到失望”。>>查看原文
花旗大宗商品研究全球主管Ed Morse在評論OPEC+減產及其市場影響時對媒體表示,“有油價達到每桶100美元的情景。但我認為我們還遠遠沒有到這個程度”,Morse表示,OPEC+最近的減產是為了防止油價暴跌,類似于2008/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的情況。>>查看原文
高盛分析師將2023年底布倫特原油的價格預測從90美元/桶上調5美元至95美元/桶,將2024年底的價格預測從97美元/桶上調3美元至100美元/桶。>>查看原文
(資料圖)
澳新銀行(ANZ)高級大宗商品策略師Daniel Hynes認為,油價在今年年底前就可能達到100美元。“和市場上的其他人一樣,我對這一舉動感到非常驚訝。這項措施確實向市場發出了一個非常強烈的信號,即他們將支撐油價。”他表示。>>查看原文
瑞典北歐斯安銀行首席大宗商品分析師Bjarne Schieldrop則認為,伴隨著全球航空燃油需求的復蘇,減產將有助于推動布油更快回到每桶100美元的水平。>>查看原文
Rapidan Energy Group總裁Bob McNally稱,伴隨著歐佩克+最新的減產,全球石油市場將變得更加緊張。另鑒于中國強勁的需求前景,油價可能會沖向100美元。>>查看原文
Energy Aspects創始人Amrita Sen也預計油價將達到每桶100美元,因為產油國表明了捍衛油價地板價的決心。除非市場出現過度不平衡,或經濟受外源性問題沖擊,不然他們是不會扭轉減產決定的。>>查看原文
BBC援引獨立分析師Nathan Piper的觀點稱,考慮到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加之西方制裁對俄羅斯的石油出口影響有限,歐佩克+此舉是為了讓油價中期保持在80美元/桶之上。>>查看原文
業內人士發現了一個規律,歐佩克國家的財政盈虧平衡價位大約在國際油價70美元左右,于是當美油價格跌至70美元時,沙特等主要產油國就會發出減產警告,借此來提升油價和改善國家財政狀況。>>查看原文
申萬化工一位研究員表示,短期來看,受‘歐佩克+’宣布自愿減產至年末、美國戰略儲備低位且推遲回補影響,供應端整體偏緊,加上今年中國政策放開帶動需求復蘇,預計二季度油價將在80-100美元/桶區間波動。>>查看原文
針對多國宣布原油減產的消息,卓創資訊分析指出,供應端的主動減產帶來了油價的再度高企,給美聯儲繼續加息帶來壓力。從短期看,油價獲得了上漲的動力,但是上漲延續性仍然存疑。>>查看原文
中州期貨能化總監王吉帥表示,“2023年4月3日上午的遠期曲線近端月差,相較上一個交易日已經大幅趨弱,甚至比硅谷銀行被擠兌時更加弱勢,所有這些都充分表明,市場認為本次產油國集體減產行為是被迫行為,其主要目的是支撐油價而非主動推漲。接下來原油應該在80美元附近震蕩,預計后期會震蕩走弱。”>>查看原文
光大期貨能化總監鐘美燕表示:“短期來看,我們認為油價表現將會波動特別劇烈。不過,我們認為后續需要關注上漲的持續性和供應下降與需求下降的邊際變量,二季度油價或先揚后抑,關注布油在90美元/桶一線的阻力。”>>查看原文
金聯創原油分析師奚佳蕊表示,隨著國內經濟復蘇及原油需求回暖的預期日益高漲,原油市場呈現出供不應求的格局,從而推升油價走高,如果不出其他意外,可以說當前的原油價格在年內處于低位水平,后期還會有很大的上漲空間,并不排除沖擊90美元/桶的可能。>>查看原文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