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自上周五夜盤起,DCE淀粉和玉米合約迎來反彈,漲幅分別來到2.08%和1.28%。
從原因上看,一方面是部分深加工企業的檢修和停機控制了淀粉產出,停機減產企業多集中在黑龍江、吉林、山東等地,停機時長5-10天不等,工廠挺價也支撐了以華北和東北的現貨價格,今日報價上行10-30元,浮動在3100-3170之間,另一方面,新糧售罄伴隨著定向稻谷拍賣推遲的傳聞,以及小麥的停拍也讓玉米供應端壓力減輕,供需邊際改善之下,盤面價格觸底反彈。
接下來需要關注的問題是上述驅動的持續性。
我們通過調研情況可以看到,經營條件愈發緊張,深加工下游整體偏弱運行是迫使淀粉企業檢修和停機的主要原因。自開年以來,淀粉走貨量持續下行,1-3月累計提貨量303萬噸,同比2022年降低了10%,下游需求偏弱,華北淀粉廠及下游企業在春節前后的低庫存策略導致了原有的春節備貨期整體清淡,而在春節后,3月下游的一波剛需補庫帶來了淀粉走貨的好轉和加工利潤的回補,不過下游企業的補庫仍為階段性,下游的淀粉糖、造紙等企業開機率也普遍低位運行讓淀粉價格又面臨新一輪下跌,部分深加工企業已經連續虧損3個月現金流的狀態也讓這次檢修和停機的情況變得合情合理。
所以這輪上漲的持續時間一方面取決于下游需求要有持續性的增量恢復,另一方面取決于上游玉米的供應情況。
需求端可以看到當前淀粉下游需求仍舊清淡,開啟未出現環比上行,此外調查顯示下游并未出現長期大量的訂單增加,另一方面,淀粉廠作為強競爭的環境下的工業單位,都希望降開機,但都不希望先降的是自己,除此以外,長期檢修或停機也不利于日常經營,因此我們預計下游的補庫仍為階段性,隨著盤面利潤和加工利潤增加,開機逐步恢復,競爭態勢烈度增加也將再次壓縮淀粉的加工利潤。
供應端的支撐來自于新糧轉移到中下游后的觸底反彈。一方面在前兩周落價過程中,東北產區的落價更為迅速,東北華北價差迅速拉大,出現了東北到華北的順價機會,根據歷史情況表明,當華北售糧進度逐漸和東北倒掛,華北和東北現貨價差會出現走擴,區域間的順價有利于東北糧流向華北,刺激玉米價格的上行。另一方面,現貨主流價格也逐漸靠近盤面價格,由于當前主力07合約從結構上將成為22-23產季的底價位置,現貨從對期貨升水逐漸走向平水,基差已經來到季節性底部,盤面繼續下行將出現低于現貨價格的接貨機會,也給了玉米盤面一定的底部支撐。
上述分析意味著未來淀粉-玉米的拉動主要取決于淀粉市場,考慮到當前盤面價格已經較山東淀粉現貨價格基本形成平水(DCECS2307: 3040+145=3185>3170濱州現貨),繼續上行來到3100或出現套保空間。綜合上述考慮,短期米粉價差或繼續改善,對于已經持有并獲利的交易者,這個時點可以繼續持有,對于修復的交易者,需要注意交易周期。
(文章來源:中信建投期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