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月中旬以來,在油脂及大宗商品普遍承壓的背景下,花生期貨從高位回落,2210合約累計跌幅接近15%。不過,從基本面角度出發,花生新季供應減少的預期逐步轉換為現實,市場對開秤價持較為樂觀的態度,遠月合約反彈之勢較強。
全國花生單產下降概率大
新季花生種植面積下降已經是市場共識,成因主要有三:第一,花生價格在去年及今年第一季度的表現疲軟。而作為競爭作物的玉米,價格已經來到歷史高位,紅薯、辣椒等其他作物同樣表現搶眼。第二,花生重茬病害多。今年多地反饋花生出現白絹病,正逢目前其他作物的收益較好,部分作物的種植結構也出現改變。第三,去年收獲季,河北、東北等地出現持續降雨,使得收獲異常困難,勞心勞力卻不能換回一個好收成,農戶的種植積極性受到極大打擊。據有限的調研樣本及相關機構統計,今年全國花生種植面積下降15%—20%。其中,河南、山東產區或有兩至三成的降幅;東北、河北產區或有一至兩成的降幅。
另外,種植期主產區天氣狀況偏差,單產同樣不樂觀。河南方面,4—6月底,平均氣溫較往年同期偏高,特別是6月河南多地出現長時間40℃以上的高溫天氣。河南大部分地區降雨水平較差,造成今年河南干旱問題比較嚴重。雖然7月降雨有明顯回暖,但降雨分布不均對作物生長造成一定壓力。山東方面遭遇的情況類似,雖然極端高溫天氣不多,但6月之前雨水偏少,特別是膠東半島和魯西南區域存在干旱問題。不過,7月過后,山東地區旱澇急轉,多地降雨大幅高于往年同期,部分地塊出現漬澇。東北地區的情況則相反,從種植期伊始雨水就偏多。自6月1日以來,吉林省平均降水量為402.1毫米,較常年多67%,居歷史同期雨量第2位,近66年雨量第1位。就相對耐旱不耐澇的花生而言,今年全國花生單產下降的概率較大。
現貨價格或有較強支撐
8月上旬,包括江西、四川、安徽等地鮮花生陸續上市,雖然總體上市量不多,但目前的交易價格明顯偏高。其中,江西地區白沙通貨新花生米價格在5.6—5.8元/斤。雖然目前只是零星上市,但考慮到今年花生種植面積下滑,天氣情況偏差,市場主體對后期主產區的開秤價較為樂觀。在本季舊作收尾時,白沙通貨新花生米價格在4.6—4.9元/斤不等,預計今年主產區開秤價將在5元/斤以上。
然而,后續花生開秤價能否持續運行在高位,更多要觀察農戶及油廠收購之間的博弈。農戶方面,預計新季惜售的心態會更加明顯。一方面,面積減少是不爭的事實。而種植花生的農戶和相關花生貿易商在去年基本上沒怎么賺錢,自然對今年會有更高的期待。另一方面,相關農產品價格上漲較多,像今年夏季的小麥開秤價就明顯提高,考慮到去年花生價格就是前低后高的走勢,若價格不到位,農戶惜售的心態恐加重。油廠方面的變數會大一些,今年上半年規模油廠收購花生量較大,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消化。近期,花生油價格偏弱及下游交投市場氛圍清淡也反映出這一點,但考慮到整體減產幅度及年末傳統旺季的備貨,預計油廠仍會按正常的采購進度收購,花生現貨價格下方或有較強支撐。
期貨價格方面,近遠月合約將持續分化,2210合約由于以舊作為主,相應的題材及炒作空間都比較有限。而2301合約更多的是關注新季花生定價情況,在供需相對偏緊的預期下,仍可偏多對待。(作者單位:建信期貨)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