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一號“斷氣”后,歐洲能源危機不斷升級,又一金屬巨頭撐不住了。
歐洲最大的電解鋁生產商之一,法國敦刻爾克鋁業公司在當地時間周二宣布,為應對能源價格飆升,公司將于四季度減產22%。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德戈伊斯表示,減產將通過停止冶煉廠中54個電解槽運作和降低其他電解槽強度來實現。
受天然氣供應緊張、能源價格高企影響,近期,歐洲化工、鋼鐵、肥料等多個高耗能行業均陷入了減產、停產的泥潭。市場擔憂作為行業龍頭,法國敦刻爾克鋁業減產可能只是能源困局影響歐洲金融冶煉行業的開始,如能源供應形勢無法緩解,減產甚至停產現象可能進一步蔓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受相關消息影響,9月7日A股有色金屬板塊強勢拉升。截至收盤,天山鋁業、云鋁股份、神火股份漲停。
部分歐洲金屬產能或“一去不復返”
“斷氣”、干旱、缺電……在眾多因素的推動下,歐洲能源危機愈演愈烈,產生連鎖反應,以金屬冶煉企業為代表的高能耗行業“首當其沖”。業內人士表示,電價飆升令金屬冶煉廠陷入虧損的深淵。當下,能源價格回歸合理水平遙遙無期,這將倒逼金屬工業繼續削減產能。受關停、重啟的高成本制約,部分產能或“一去不復返”。
法國敦刻爾克鋁業公司曾在去年冬天減產15%。今年年初,公司以政策價獲得核電站輸送的廉價電力,并從6月起實現了滿負荷生產。由于公司部分電力仍參照市場價采購,目前能源成本壓力與日俱增,公司被迫重啟減產。
鋁常被稱為“凝固的電力”,原因在于鋁在生產過程中耗電量巨大。一噸電解鋁耗費約15兆瓦時的電力,相當于5個德國家庭一年的耗電量。
據彭博統計,上周德國地區生產一噸電解鋁的電力成本約為4200美元,與此同時,倫敦金屬交易所的鋁期貨報價僅為2300美元/噸左右。這意味著,當下電解鋁生產是深度虧損的。
據上海鋼聯統計,2021年10月至2022年8月,歐美地區產能削減總量已達到約130萬噸/年,其中,歐洲約為104萬噸/年,美國約為25萬噸/年。國際鋁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中國以外的鋁產量減少了1%。其中,西歐的鋁產量同比減少了11%,年化開工率始終低于300萬噸,為本世紀以來最低水平。
挪威工業巨頭海德魯公司近期表示,將關閉其在斯洛伐克的斯洛瓦爾科(Slovalco)鋁冶煉廠。而在今年年初,斯洛瓦爾科鋁冶煉廠已經減產60%。該公司首席執行官米蘭·維塞利(MilanVesely)表示,重啟工廠可能需要長達一年的時間,且只有在電價低廉、鋁價大幅上漲和政府有補貼的情況下才能重啟。
上海鋼聯分析師認為,受能源供應緊張和極端天氣影響,今年冬季歐洲可能遭遇更大的能源困境,歐美地區電解鋁減產面將繼續擴大,且今年復產可能性很小。一些小型鋁產能甚至有被長期閑置的可能。
歐洲多國擬采取嚴厲手段
應對“復雜冬天”
近期歐元區能源和食品價格持續飆漲,通脹水平再創新高,經濟衰退風險進一步增強。分析人士指出,歐盟盲目追隨美國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產生的“回旋鏢”效應逐步顯現,讓歐洲嚴峻通脹形勢雪上加霜。
歐盟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歐元區通脹率按年率計算達9.1%,超出市場預期,再創歷史新高。荷蘭國際集團歐元區高級經濟學家貝爾特·科萊恩指出,能源危機及干旱天氣將在未來幾個月繼續對價格構成壓力,通脹短期內幾乎看不到緩解跡象。
在此背景下,歐洲各國迫切尋找能源危機解決方案,各國能源救助政策層出不窮。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9月6日表示,西班牙或迎來一個能源情況較為復雜的冬天。西班牙政府不會采取停電或天然氣配給制等較為極端的節約能源措施,但會出臺更多電力節約的嚴厲舉措。
法國總統馬克龍9月5日表示,法國贊成歐盟國家共同購買天然氣,以獲得更低的價格。馬克龍表示,贊成建立相關機制來抑制電價飆升。加快包括核電和風能在內的可再生能源的生產和利用,簡化相關法規和程序。
馬克龍還透露,法國將與德國在能源供應上“抱團取暖”。法國準備在德國需要時向其輸送天然氣,并在用電高峰時期使用德國輸送的電力。
德國政府9月4日宣布650億歐元能源救助方案。德國政府表示,不依賴燃燒天然氣發電的企業正在享受“超額利潤”,將對這些企業征收“暴利稅”,補貼能源密集型企業和普通民眾。
機構:能源危機或拖累大宗商品需求
在能源危機影響下,歐洲有色金屬、化工、肥料、鋼鐵等行業相繼出現大面積減產,A股相關板塊活躍。然而,機構指出,能源危機將提升歐洲經濟衰退的風險,進而拖累大宗商品需求。由于歐洲制造業成本壓力增加,其全球競爭力削弱,或有利于其他地區企業提升市場份額。
中信建投期貨工業品首席分析師江露表示,由于歐洲電力結構依然依賴于傳統能源供應,歐洲能源、電力價格進一步上升的風險并未消除,能源高漲疊加貨幣收緊將進一步加劇歐洲經濟的衰退,進而拖累大宗商品的需求。但另一方面,大幅抬升的成本會引發冶煉端減產,進而限制有色板塊的跌幅。
華泰證券認為,伴隨冬季天然氣需求旺季來臨,歐洲天然氣缺口將令歐洲化工企業競爭力顯著削弱,日韓、美國化工企業競爭力亦有所下滑。國內化工企業依托以煤炭為基礎的能源優勢,全球份額有望直接或間接提升。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關鍵詞: 大宗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