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天氣異常
今年以來,全球遭遇的極端天氣頗多,尤其是美國,因為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災害,美國的農田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這或將加劇全球糧食緊張的局面:
(相關資料圖)
(一)根據美國農業部8月份的數據報告,因遭到破壞而無法種植的農田面積高達640萬英畝,較去年同期的210萬英畝激增了兩倍多;
(二)2022年6-7月,全球平均氣溫為近143年來同期第6高,美國大部及南美洲中北部最高氣溫超過40℃;歐洲多國因持續高溫少雨天氣而遭遇極端干旱危機并引發山林大火;
(三)我國東北部發生暴雨洪澇,而長江流域則遭遇高溫干旱天氣。
造成全球天氣異常的原因分析:
2022年7月以來,全球高溫天氣極為顯著,中國、葡萄牙、西班牙、英國南部、美國西南部等地最高氣溫超過40℃,英國多地氣溫超過歷史極值,歐洲多國因持續高溫少雨天氣,遭遇極端干旱危機:
(一)氣象學研究者給出的解釋是:影響氣溫最直觀的因素——大氣環流特征來看,今年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強且西伸,同時其南、北邊界均外擴,范圍非常大;今年高溫天氣開始早、結束晚、持續時間長,這種特征在未來可能也會越來越顯著。
(二)湯加火山爆發向地球平流湯加火山爆發造成的持續影響,也為今年異常高溫提供一種解釋。湯加火山爆發向地球平流層釋放了大約146萬億克的水蒸氣,相當于這一大氣層中已存水蒸氣的10%。因此,與以往的火山噴發不同,這次湯加火山噴發可能導致地球表面暫時變暖;
(三)拉尼娜連續第三個夏季出現,加劇區域性氣候的影響。拉尼娜天氣并不是導致近期全球高溫的直接或主要原因,但是其確實會增強西太平洋海平面的溫度,從而帶動相關水汽循環增強,改變區域性氣候。2022年,我國江南區和長江中下游區入梅時間分別較常年偏早11天和16天,大家普遍感覺今年高溫天氣持續時間較長。
我國夏季漫漫:
(一)7月下旬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等地出現范圍較大、強度較強的高溫天氣。重慶全市平均高溫日數達29.3 天,為1951年以來同期第2多;上海今年35℃以上高溫日數共40天,40℃以上高溫日數為6天。
(二)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陳麗娟表示:今年南方高溫天氣持續時間長。此次區域性高溫過程持續時間將超過2013年的62天,成為1961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高溫過程,今年高溫天氣綜合強度可能將為1961年有完整記錄以來最強;
(三)四川、重慶、浙江、江蘇以及湖北等地的部分地區已經出現了持續性的40℃以上高溫天氣。同時通過對大氣環流的分析,預計未來四川盆地到長江中下游這一帶地區,仍然會有范圍較大、強度較強的高溫天氣。
美國部分地區干旱嚴重:
(一)受美國中西部地區持續干旱影響,新季玉米長勢不及預期。從優良率來看,截至8月21日,玉米優良率為55%,去年同期60%。從主產州單產預測來看,部分主產區單產明顯下滑。
(二)受高溫干旱天氣影響,愛荷華、南達科他、內布達拉斯等州大豆單產前景較差,大概率面臨減產損失,而東部各州的單產前景較好。
歐洲干旱尤為嚴重:
(一)英國政府12日宣布,在經歷1935年以來最干旱的7月份后,英格蘭14個地區中已有8個地區處于干旱狀態。
(二)據《衛報》報道,8月12日公布的英國全國水情報告顯示,剛剛過去的7月是1935年以來英格蘭最干旱的7月,英格蘭所有地理區域連續5個月降雨量低于平均水平,氣溫則高于平均水平,河流流量、地下水位和水庫存量在7月份均有所下降。
南半球難以幸免:
(一)巴西中部等地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
(二)6月的澳大利亞正處在冬季,但實際氣溫白天有20度左右。當地時間8月23日中午12點30分到下午2點之間,悉尼西部巴德里溪的氣溫從21.1度下降到10.7度,附近郊區也出現了冰雹。此外,悉尼西部的卡布拉馬塔、坎利谷、費爾菲爾德和巴斯山,以及東部的庫吉和蘭德維克均出現了冰雹現象。
主要農產品供需分析
全球小麥庫銷比高位下行
據 USDA 8 月公布的最新數據,22/23年度全球小麥產量預估7.74億噸;消費7.82億噸;期末庫存2.9027億噸。22/23年度全球小麥庫銷比應聲下行,預估近37.11%。
回顧全球小麥庫銷比變化趨勢:2019年開始,全球小麥庫銷比進入上行周期,高峰區域近38%-39%。2022年度開始,全球小麥庫銷比開始高位下行。
全球小麥出口份額
2021年,全球小麥合計出口近2.0267億噸,全球小麥主要出口份額被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以及處于歐洲的歐盟、俄羅斯和烏克蘭占據。
縱觀全球小麥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受到炎熱天氣影響較大的主要是歐盟以及美國部分地區。
全球玉米供需雙弱,期末庫存小幅下降
據 USDA 8 月公布的最新數據,22/23年度全球玉米產量117961萬噸,較上一年度下降3915萬噸,減幅3.21%;消費118477萬噸,較上一年度下降1503萬噸,減幅1.25%;期末庫存30668萬噸,較上一年度下降516萬噸,減幅1.65%。其中美國玉米產量36473萬噸,較上一年度減少1921萬噸。巴西、阿根廷同比增加1000萬噸,200萬噸。受俄烏戰爭影響,烏克蘭玉米減少1190萬噸,同比下降28.4%。
烏克蘭玉米、小麥受戰爭影響遭到巨創
烏克蘭是全球主要農業生產國和出口國,俄烏戰爭持續,烏克蘭玉米及小麥產量、出口量受到巨創,據 USDA 8月公布的最新數據,22/23年度烏克蘭玉米預估產量為3000萬噸,出口1250萬噸,同比減少28.4%和45.65%;小麥預估產量1950萬噸,出口1100萬噸,同比減少40.92%,41.49%。
干旱導致美國玉米單產預期存在分歧
8月下旬美國Pro Farmer中西部年度田間考察活動中發現,受干旱影響南達科他州和內布拉斯加州部分玉米農田單產偏低,報告顯示美玉米作物優良率55%,單產或低于此前分析師預期的每英畝175.9蒲式耳。
全球供應改善,庫銷比上行
據 USDA 8 月公布的最新數據,22/23年度全球大豆產量預估3.9279億噸,較7月預估上調139萬噸;消費3.7825億噸,較7月預估上調50萬噸;期末庫存1.0141億噸,較7月預估上調180萬噸。22/23年度全球大豆庫銷比應聲上行,8月預估近18.5%,高于7月預估的18.2%。
美豆產量預計有保證,庫存預計累積
據 USDA 8 月公布的最新數據,22/23年度美國大豆產量預估1.233億噸,較7月預估上調69萬噸;消費0.6453億噸,較7月預估上調4萬噸;期末庫存0.0666億噸,較7月預估上調39萬噸。22/23年度美國大豆庫銷比應聲上行,8月預估近5.41%,高于7月預估的5.11%,庫存累積的節奏。
全球植物油產量需求雙雙恢復
據 USDA 8 月公布的最新數據,22/23年度全球植物油產量預估2.1905億噸,較7月預估上調84萬噸;消費2.1302億噸,較7月預估上調90萬噸;供應和需求雙雙回暖的節奏。
全球植物油庫銷比預計小幅上行
據 USDA 8 月公布的最新數據,22/23年度全球植物油期末庫存預估0.3004億噸,較7月預估上調49萬噸;期末庫銷比預計14.1%,較7月預估上調0.2%萬噸;庫存和庫銷比小幅上行。
供需展望
品種一小麥
全球小麥庫銷比高位下行
2021年,全球小麥合計出口近2.0267億噸,全球小麥主要出口份額被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以及處于歐洲的歐盟、俄羅斯和烏克蘭占據
品種二玉米
全球玉米供需雙弱,期末庫存小幅下降
烏克蘭玉米、小麥受戰爭影響遭到巨創
重點關注:干旱導致美國玉米單產預期存在分歧
品種三大豆
全球供應改善,庫銷比上行
美豆產量預計有保證,庫存預計累積
重點關注:后期巴西早播大豆即將拉開南美大豆播種序幕
品種四植物油
全球植物油產量需求雙雙恢復
全球植物油庫銷比預計小幅上行
重點品種:葵油、豆油、菜油庫存紛紛出現攀升
(文章來源:恒泰期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