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油料蛋白粕等供應預期改善,并且近段時間,國內進口的油菜籽、菜粕大量到港,國內菜粕價格承壓。而隨著國內冬季降溫天氣的到來,各地水產等養殖逐漸退出市場,菜粕市場的需求進入了淡季。國內局部疫情反復,進一步制約菜粕需求。預計菜粕價格將繼續受到壓制。
南美大豆預期增產
(資料圖)
目前,加拿大等產區油菜籽產量已經恢復到近三年最高水平,國際油菜籽價格承壓。雖然美國新豆單產自市場預期的52.5蒲式耳/英畝降低到了50.5蒲式耳/英畝,但美國大豆產量因收割面積的提升,并未實質減產。
當下南美大豆播種已經接近收尾,其中巴西大豆播種面積再度增加3.7%左右,而最近5年巴西大豆的種植面積累計增長已經超過20%。由此推算,即便當下南美拉尼娜持續,令大豆單產受損,其大豆產量也能保持豐收狀態,難以低于近幾個年度1.25億—1.27億噸的平均水平,而巴西官方機構甚至預期其新豆產量將達到1.5億噸。
進口菜籽到港增加
受上一年度加拿大油菜籽減產,以及國內菜籽壓榨效益偏差影響,我國進口油菜籽數量一直較低。但是過去的兩個多月,國內菜粕現貨價格持續走高,令油廠的壓榨利潤明顯改善,我國近期進口油菜籽的到港數量明顯提升。據統計,我國油廠已經采購了未來兩個月船期油菜籽超過180萬噸。隨著近期油菜籽進口到港量的增加,國內菜粕市場的供應也將有所增長。
隨著國內油廠壓榨利潤的改善,以及進口油菜籽的到港增加,國內油菜籽加工廠開工率由一個月前的10%—15%的偏低水平,提升到當前18%—20%水平。因此,國內菜粕的現貨庫存也出現一定增長,國內港口地區油菜籽庫存由一個月前的11.7萬噸提升到當下的26.7萬噸,國內菜粕的庫存水平有由一個月前的9萬噸提升到目前的16萬噸。庫存的增長,必然會繼續壓制菜粕價格。
水產養殖逐步退市
隨著冬季的來臨,華北、華東、華南等地區水產養殖已經陸續退出市場。菜粕現貨價格已經居于近10年以來高點附近,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菜粕需求。因而水產養殖進入淡季后,菜粕的需求將進一步縮減。
除此以外,近段時間,美、英等國不斷加息,以求抑制通脹水平,而人民幣略有升值,將使我國進口到港的油菜籽等原料成本有所松動。在國際大豆、油菜籽等油料供應改善的背景之下,我國進口油菜籽到港量增加,菜粕市場進入到消費淡季,菜粕價格存在繼續走低可能。(作者單位:然厚商貿)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