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聚酯圈內的“千元加工費”賺足市場眼球,年內既見證了負值,又見證了千元,這一變化也讓PTA生產企業贏得了喘息之機。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9月以來,PTA加工費屢刷年內新高,最高上漲至1072元/噸,隨后雖有回落但仍維持在700元/噸偏上水平,位于年內高位水平,處于PTA行業加工成本上方。當前的加工費對于企業而言,穩賺不賠,企業加足馬力生產也是理所當然。然而,面對如此高的加工費,PTA裝置的負荷仍舊維持在偏低水平,近日甚至略有下降。為何市場會呈現這一現象?這一背后又反映出怎樣的問題呢?
(資料圖)
最高回升至1000元/噸 PTA加工費為年內高位
圖1 PTA加工差和開工負荷圖片來源:華瑞信息
近期PTA加工費持續走強,從年內的負值一路回升到最高超1000元/噸。
對此,華瑞信息高級分析師沈銀姣解釋說,PTA加工費的上漲,除了聚酯產銷好轉,階段性提升負荷外,主要的原因在于7月下以來PTA開工率持續性的低位維持,PTA去庫力度增加,8月PTA去庫24萬噸,9月預計去庫在30萬噸偏上水平。且PTA現貨市場流通性持續緊張,帶動PTA現貨基差上漲至千元。
今年PTA加工費的變化備受市場關注,尤其是年內曾多次出現“活久見”的負加工費。據國投安信期貨高級分析師龐春艷介紹,PTA加工費的負值出現在上半年,3月和6月均有出現,主要是上游原料偏強,原油、石腦油和PX價格輪流爆發,但消費持續偏弱,成本傳遞受阻導致PTA加工費受到擠壓。
“從7月下旬起,PTA加工費從300元/噸以下回升,9月初最高達到1000元/噸以上,主要是由于現貨緊張導致價格堅挺。”在她看來,PTA加工費的變化主要反映了現貨市場的供需格局,高加工費往往意味著現貨緊張,低加工費往往代表現貨供應寬裕。
在龐春艷看來,PTA加工費僅僅是反應的以目前的PX價格進行PTA生產能夠獲得的毛利潤,但實際PX的海外采購和到工廠進入生產環節有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差,同時如果有庫存的工廠還存在庫存原料采購的價格與當下原料價格的差異,實際上,不同廠家的經營情況有差異。“整體看,行業利潤呈現前低后高的情況,不同企業的受益程度不同。”龐春艷稱。
“對于聚酯產業鏈來說,加工費修復通常說明PTA供需格局好轉,處于去庫通道中。”紫金天風期貨分析師劉思琪表示,整體來看,當前PTA加工費處于歷年同期偏高水平,按700—800左右的加工費計算,國內的PTA工廠基本上都處于盈利狀態。
有利可賺 PTA負荷依然不見提升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面對如此高的加工費,PTA裝置的提負似乎是理所當然。但當前的PTA工廠對于裝置的提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主要原因是缺PX。
據沈銀姣介紹,今年PX投產進度相對放緩,除了九江石化一套90萬噸PX裝置于6月投產,盛虹,山東富海等PX裝置預計要四季度投產,新增裝置對于PX增量貢獻度較低。受到煉廠綜合效益,裝置計劃外檢修等因素影響,PX開工率并不高,國內開工率多維持在70%—80%附近波動。此外,今年的PX進口量也出現大幅的萎縮,從1月120萬噸降至7月61.5萬噸。因此,從年初以來,PX供需大多處于去庫階段(除3月外),不少PTA工廠原料庫存大幅下降。
圖2 PX去庫幅度圖片來源:華瑞信息
而短期受到天氣因素影響,碼頭作業,船舶停靠均有一定的影響。在目前偏低的PX庫存下,一旦延遲入庫,愈發導致原料庫存緊張。“從目前的PTA裝置跟蹤情況來看,也的確有個別裝置降負運行。”沈銀姣表示,當前,PTA整體開工負荷在7成偏下。
圖3 部分PTA裝置動態
在浙商期貨分析師朱立航看來,當下對于所有現存的PTA裝置來講利潤豐厚,尤其是在大投產周期下能夠有如此之高的加工費可以說是非常難得,但是受限于此前調油經濟性太強的影響,芳烴的供應端一直沒有真正回歸。“國內包括亞洲其他國家的PX負荷都不是很高,且物流上此前從歐美的進口也沒有完全恢復,導致PX供應實際上有所不足,限制了PTA的負荷水平。”
PTA或面臨加工費壓縮的壓力
“只要PX供應端的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后續PTA供應端是充足的。”朱立航表示,而隨著芳烴調油邏輯的落幕,本身存量的PX裝置的負荷在緩慢提升,美亞價差的修復,后續從歐美進口的量也會逐漸回升。目前來看,盛虹、山東威聯化學的PX新裝置預計在10月投產,屆時隨著新裝置產能的兌現,PX供應量回歸速度加快,有望緩解PTA工廠原料偏緊格局。“在此基礎上,PX供應回歸大概率出現,只要這個問題解決,后續PTA工廠的負荷就能夠提升,高加工費也難以持續。”朱立航稱。
在劉思琪看來,PTA的高加工費依賴于原料供應緊張,短期來看國內PX裝置檢修量維持高位,進口回歸偏慢,9—10月PX新裝置投產前,供應持續維持緊張,PTA裝置開工回升偏慢,PTA供需偏緊,高加工費短期能夠維持。
沈銀姣認為,短期PTA供需仍處于去庫狀態,不過隨著倉單交割完成,現貨流通性改善,對于加工費的支撐力度或不如前期,但仍維持在年內偏高水平。
“在PTA產能過剩背景下,維持偏低開工率也是企業的無奈之舉,四季度開始PTA投產再次加快,屆時行業內的優化仍將延續,部分競爭力偏弱或者缺乏產業配套的裝置或將陸續退出市場。”沈銀姣稱。
劉思琪表示,后續市場需關注PX利潤修復后負荷提升及新裝置投產的進度,PTA供應商原料緊張問題緩解,PTA開工率才會逐步提高,等PX及PTA新裝置投產后,PTA或面臨加工費壓縮的壓力。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