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22日以來,美玉米期貨價格大幅下跌,CBOT玉米7月合約從此前668美分/蒲式耳跌至當前627美分/蒲式耳,跌幅為6%左右。隨著美玉米期貨價格大幅走低,我國進口美玉米成本也在下降,進而沖擊國產玉米價格。本文主要從玉米替代品供應量角度分析,預判未來一段時間國產玉米價格走勢。
進口玉米到港價格下跌
2月23日美國農業部發布年度谷物供需展望報告。在本次報告中,美國農業部預估2023/2024年度美玉米種植面積為9100萬英畝,玉米收獲面積為8310萬英畝,玉米單產為181.5蒲式耳/英畝。考慮到玉米種植面積和單產顯著增加,2023/2024年度美玉米產量也達到歷史高位。與此同時,美國農業部預估新年度美玉米國內消費基本維持穩定,未顯著增加。因此,美玉米在供給端大幅增加、需求并未同步增加的前提下,庫存消費比也上升至13%。
(相關資料圖)
基于新年度美玉米庫存消費比增加,美國農業部下調了2023/2024年度美玉米均價。隨著美玉米價格下跌,國際、國內玉米遠月價差逐漸拉大,我國進口美玉米驅動進一步加強。根據美玉米周度出口銷售報告統計,截至2月23日當周,我國進口美玉米數量約為448萬噸。考慮到美玉米遠月報價大幅下跌,我們預計三季度國內采購美玉米數量環比增加,同時會使得國內玉米價格被動下跌。
小麥階段下跌概率加大
自2月1日以來,華北小麥價格持續下跌。以河南周口為例,小麥價格從此前的3220元/噸下跌至當前的3100元/噸。按照小麥與玉米營養價值粗略估算,當小麥價格比玉米價格貴50元/噸以上時,飼料企業在飼料配方中會逐步提高小麥添加比例并減少玉米用量,以此來降低飼料生產成本。
參考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2022/2023年度我國小麥產量約為1.37億噸,國內小麥消費約為1.27億噸,小麥年度結余量約為1957萬噸,同比增加約1900萬噸。因此,在小麥沒有大量進入飼用領域之前,小麥年度產需是充裕的。考慮到當前年度小麥產需結余,我們認為小麥價格無法維持在3100元/噸的高位。5月中下旬新季小麥將陸續上市,參考往年經驗,屆時貿易商存在騰庫需求,或集中出售舊作小麥,使得小麥價格呈現階段性下跌,進而抑制玉米價格上方空間。
定向飼用稻谷即將投放
自2020年8月份首次投放定向飼用稻谷以來,我國稻谷累計成交量約為5270萬噸。其中,2021/2022年度稻谷累計成交量約為2864萬噸。我們認為定向飼用稻谷的投放在很大程度上補充了國內玉米產需缺口。定向飼用稻谷的投放不僅保證了國內飼料用糧的穩定,而且加快了超期存儲最低收購價格稻谷消化。
與此同時,2月份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發布了關于《飼料養殖企業參與稻谷飼用定向邀標競價銷售試點實施方案》公告。在今年的定向飼用稻谷拍賣方案中,大型飼料養殖企業可以參與定向稻谷拍賣,這在很大程度上會提高稻谷出庫和加工效率,飼料養殖企業會盡可能提高稻谷在飼料配方中的添加比例。基于此,可以預期今年稻谷最終消化速度會高于過去幾年,本年度已成交稻谷期末結轉會明顯低于過去幾年。
綜合考慮進口玉米增量、國產小麥價格及定向稻谷投放等因素,我們認為未來一段時間玉米價格上漲空間較為有限。基于盈虧比角度考慮,我們建議用糧主體降低玉米敞口頭寸,控制倉位,降低風險。(作者單位:中州期貨)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