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4月3日,一名網名為“碧水藍天”的攝影愛好者在滹沱河濕地靈壽段,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枕鶴集群,一共有8只。經省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主管部門確認,這是石家莊市首次記錄到白枕鶴集群。
據攝友“碧水藍天”講述,4月3日七點左右,天還下著淅瀝小雨,光線不好,他駕車沿著滹沱河南岸緩緩前行,邊走邊觀察鳥情。當走到靈壽同下醫學院西南河段時,發現一群大鳥亭亭玉立在水中。經觀察,和原來拍到過的大白鷺,小天鵝,蒼鷺,白琵鷺,黑鸛均不一樣,像是鶴類。他緩緩將車停下,從車窗伸出鏡頭對準大鳥匆忙拍了幾張。當他下車慢慢靠近點再拍時,鳥兒騰空而起,他連忙把鏡頭對準起飛的鳥兒一陣猛摁,直到它們消失在西南的高空。
白枕鶴,體形與丹頂鶴相似,略小于丹頂鶴,而大于白頭鶴。上體為石板灰色。尾羽為暗灰色,末端具有寬闊的黑色橫斑。取食時主要用喙啄食,或用喙先撥開表層土壤,然后啄食埋藏在下面的種子和根莖,邊走邊啄食。
在石家莊發現珍稀鳥類已不是首次。
早在2021年,石家莊井陘、平山的冶河、滹沱河濕地就觀測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集群,目前,據林草部門觀測,該區域黑鸛數量已達到160余只,因該區域有地熱資源,水量充沛、水質良好,是鳥類棲息的好地方,黑鸛已由過去的候鳥成為石家莊本地的留鳥。
2022年1月,省林草局工作人員在港南水庫拍攝到8只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白尾海雕,被譽為“鳥中老虎”,數量十分稀少,野外較為罕見,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同時出現這么多只,在石家莊乃至河北,也是極其罕見。
據省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和濕地管理處處長劉洵介紹,白枕鶴是濕地安全動態變化最顯著的指示物種。近年來,滹沱河濕地保護和修復不斷加強,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恢復。黑鸛、中華秋沙鴨、天鵝、白鶴、白枕鶴、白尾海雕、青頭潛鴨、水雉等各種珍稀鳥類的陸續出現,這充分說明當地生態環境持續向好,也反映出河北省近年來在加強濕地資源恢復與修復,保護遷徙候鳥棲息地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據了解,石家莊市現有自然保護地22處,市域內共發現陸棲野生動物292種、野生植物2500多種。為了更好地保護野生動物資源,該市組建65支野生動物保護救助巡護隊伍,加強對遙感監測線索點位實地核查,實現了鳥類遷徙通道、棲息繁衍地、遷徙停歇地、集中分布地和覓食地的巡護全覆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