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鄭夢婷
巍巍太行,萬千氣象。金秋九月,一場聯動五市的文旅盛會在河北太行山沿線舉辦,打破了地域界限,繪就出一幅“紅、綠、古、新”交相輝映的壯麗畫卷。
【資料圖】
第九屆河北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以“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為主題,首次采用“主分會場聯動”模式,匯聚邢臺、石家莊、張家口、保定、邯鄲五市力量,共同推進太行山文化旅游帶一體化發展。9月15日至17日,主會場活動在邢臺舉辦。
“壯美太行·河北太行山文化旅游帶推介”活動現場。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許付磊 攝
太行山區域涵蓋邢臺、石家莊、張家口、保定、邯鄲,五市不僅是著名的革命老區,也是京津冀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該區域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文化積淀,是河北省旅游發展的重要支撐區。
值得一提的是,河北省13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中,6個位于太行山區域。這一數據凸顯了太行山在河北文旅產業中的核心地位。今年大會創新性地將承辦地從“一地”擴展為“一域”,實現了從“一市主辦”到“多市聯辦”的轉變,推動了太行文旅一體化發展進程。
邢臺大峽谷景區。
本屆大會聯合打造了“壯美太行”八大場景,統一發布太行山文旅形象標識,聯合開展宣傳推廣,共同打造了一張閃亮的區域旅游名片。
自然奇觀、紅色旅游、戶外運動、生態康養、鄉村民宿、特色美食、自駕騎行、創意市集八大場景涵蓋了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形成了互補性產品矩陣,全方位展現太行山秀美風光、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
河北旅游規劃首席專家邸明慧評價道:“這些產品不僅能在短期內引爆京津等周邊市場,還能提升長三角、珠三角等中遠距離市場的關注度,有效提高游客停留時間和消費意愿。”
“抗大號”列車。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劉俐驗 攝
紅色文旅創新成為本屆大會一大亮點。9月16日,河北省首條紅色旅游專列“抗大號”在邢臺市開通。
在邢臺市信都區漿水鎮,抗大1940街區成為紅色旅游新亮點。這里有抗大主題水幕電影、實景演出等項目,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陳列館內的“抗大在漿水”沉浸式體驗更讓游客耳目一新。通過VR技術,模擬的風雨拍打著游客身體,讓人仿佛回到“抗大在漿水”的崢嶸歲月。新技術改變了紅色文化呈現方式,為紅色太行增添了更多感染力。
抗大陳列館。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劉楊 攝
非遺創新同樣精彩紛呈。大會匯聚了河北太行山地區眾多非遺項目,通過“非遺+文創”“非遺+研學”“非遺+體驗”等融合模式,滿足游客多樣化文化體驗需求。
在邢窯陶瓷主題館內,各類邢白瓷產品琳瑯滿目。“我們將現代文創理念融入傳統邢窯陶瓷燒制技藝,開發出瓷器盲盒、陪伴燈、刮痧器、茶具等文創產品,深受市場歡迎。”邢窯文獻館執行館長楊朔介紹。
在邢臺泉文化體驗中心非遺工坊,游客可以體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宗柳編技藝的制作過程。指導老師孟何表示:“業態混搭創新了消費場景,提升了消費體驗,達到‘1+1>2’的效果。”
河北文化和旅游投融資對接活動現場。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郭碩 攝
大會期間,主會場舉辦多項精彩活動,包括“壯美太行·河北太行山文化旅游帶推介”活動、河北文化和旅游投融資對接活動、“縣”在出發·河北縣域特色產業賦能文旅市集、“2025 Hello!河北——河北入境旅游服務煥新交流與對話”活動、中商文化考古學術交流活動等。
各分會場也開展了特色活動,石家莊持續擦亮“音樂”和“體育”兩大城市IP;張家口著力打造溯源億年地質傳奇、傳承紅色革命薪火等8大文旅新場景;保定充分整合太行山沿線資源優勢,打造“紅色太行精神傳承地”;邯鄲精心策劃20項特色活動,通過三大創新舉措展現文旅產業新成果。
大會前后,沿線五市聯動開展5個系列100余場“太行周末”特色主題活動,全方位展示和推介優質文旅資源產品。
太行山不僅是一座山,更是一部活著的史詩。本屆旅發大會以五市協同之筆、八大場景之墨,在太行畫卷上書寫下“紅色鑄魂、綠色筑夢、創新賦能”的新時代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