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據印度手機市場第一的小米,面臨一項當地指控,公司賬戶內約48億元人民幣的資金可能被沒收。6月13日,印度中央執法局(ED)發布文件稱,已正式向小米印度、該公司高管以及三家銀行發出通知,陳述其非法匯款555.1億盧比資金(約合人民幣48億元)的行為。
(資料圖片)
對此,小米相關人士稱,對此事回應與此前一致:“小米在全球范圍內堅持合法合規經營,并遵守經營地的相關法律法規?!?/p>
公司及銀行都收到通知
據印度當地的印度斯坦時報9日報道稱,印度負責打擊金融犯罪的機構中央執法局已向中國手機廠商小米科技在印度的分公司、公司負責人及三家銀行發出正式通知,稱他們非法向國外轉移資金、涉嫌違反“外匯管理法”。
按照此前披露資料,印度中央執法局從小米的銀行賬戶中凍結涉及555.1億印度盧比(約合人民幣48億元)。這次通知或意味著上述凍結資金將被正式沒收。小米集團2022年經調整凈利潤為人民幣85億元,這筆資金相當于小米去年凈利潤的57%。
目前,小米印度分公司、小米科技印度私人有限公司、小米科技印度首席財務官拉奧以及前董事總經理賈殷、花旗銀行、匯豐銀行、德意志銀行也收到有關通知。執法部門指控這些銀行違反《外匯管理法》,允許通過銀行以版稅名義進行對外匯款,而未進行盡職調查并未從公司獲得任何潛在的技術合作協議。
2022年5月,印度反洗錢執行局指控小米及其旗下印度子公司自2015年開始以“支付版權費”的名義向小米集團等3家海外實體進行匯款,這一行為“違反”印度的《外匯管理法》,因此執法部門扣押了小米子公司的相關賬戶資產。印度中央執法局從小米的銀行賬戶中凍結涉及555.1億印度盧比。
官網顯示,印度中央執法局是一家執法機構和經濟情報機構,負責執行印度的經濟法律和打擊經濟犯罪。隸屬于印度財政部、印度稅務局、印度公司法局,由印度財政、公司處、行政局和警察局的官員,以及來自干部晉升的官員組成。
小米被指違反印度《外匯管理法》
當時,小米印度公司發布聲明稱,作為一個致力于印度的品牌,公司所有運營活動都嚴格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小米印度表示,“我們仔細研究了當局的命令,我們相信我們向銀行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和賬單都是合法且真實的。小米印度公司支付的這些版稅均用于我們印度版本產品中所使用的授權技術和知識產權。當然,我們將與政府保持密切合作,以澄清任何誤會”。
對此,中國外交部當時曾表示,中方正密切關注此事,希望印方依法合規調查執法。時任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中國政府一貫要求中國企業在海外合法合規經營,同時堅定支持中國企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中方希望印方為中國企業在印投資經營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營商環境,依法合規調查執法,提振國際投資者的信心。
隨后,小米提出申訴,要求法院推翻這項決定。不過,當地卡納塔克邦高等法院在今年4月21日駁回小米的要求。
更早之前的2021年12月,印度所得稅部門對包括小米印度在內的手機制造公司遵守相關所得稅法規的情況開展調查。2022年1月5日,印度稅務情報局向小米印度發出通知,要求追繳2017年4月1日-2020年6月30日期間所欠65.3億盧比(約5.6億元人民幣)的進口稅款。印度方面認為,無論是小米印度還是其合約制造商,均未將小米印度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金額”計入其進口商品的評估價值,此舉違反了印度《海關法》與海關估價規則的規定。
當時,小米集團回應稱,小米在全球范圍內堅持合法合規經營,并遵守經營地的相關法律法規。此次的稅務問題,根源是各方對進口商品的價格認定存在分歧。
印度方面沒有回應小米訴求
據路透社和印度當地媒體4月21日報道,卡納塔克邦的一家法院駁回小米印度公司對該國執法機構扣押其555.1億盧比(約6.8億美元)資產的申訴。
小米一位發言人就上述法院裁決表示:“我們正研究此事并等待書面命令?!痹摪l言人稱,小米在印度業務符合當地法律法規。
負責打擊金融違法犯罪的印度中央執法局去年5月凍結小米印度的部分資產,指控該公司“通過冒充特許權使用費向外國實體非法匯款”。印度上訴機構去年10月確認上述命令,拒絕為小米資產解凍。
小米印度網站在隨后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運營活動嚴格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對當局凍結其資產的命令感到失望,“因為我們提出的任何事實陳述和法律爭議都沒有得到解決。”小米印度公司表示,在這筆支付給外國實體的費用中,超過84%的部分是付給美國高通集團的特許權使用費,用以使用相關標準關鍵專利(SEP),以及小米印度版智能手機中的知識產權等?!叭绻麤]有這些技術,我們的智能手機就無法在印度運行?!毙∶妆硎緦⒗^續維護自身聲譽以及公司和股東的利益。
小米印度公司表示,高通方面可以證實,這些費用只和在印度銷售的手機有關,不涉及其他國家和地區;該款項是通過獲批準和授權的銀行支付的,是合法的商業行為;此外,小米科技印度私人有限公司在印度境外不擁有或持有任何資產。小米印度公司表示,因此此事并不適用印度《外匯管理法》第4節所描述的情況。不過,目前來看,印度方面并沒有回應小米方面的訴求。
延伸
中國手機多次在印遇“麻煩”
公開資料顯示,小米2014年進軍印度市場。小米進軍印度的步伐相當迅速,2014年小米3在印度第一次亮相,1個月的時間內,小米通過線上搶購的方式賣掉了12萬部手機,短短一個季度,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就達到1.5%。2017年成為印度第一大智能手機品牌。Canalys研究顯示,2022年,小米依然領跑,在印度智能手機份額排名第一,份額達到了20%。
小米不僅在當地推出面向印度消費者的智能手機,還在印度投資興建了工廠。2017年時,小米還對外表示,計劃未來5年內向印度的100家創業公司投資10億美元,圍繞其智能手機品牌建立一個應用生態系統。不過在這“5年計劃”接近到期之際,小米印度公司卻接連收到來自印度執法機構方面的調查。近兩年來,以小米為代表的中國手機品牌在印度市場可以說是屢屢碰壁:印度政府三番五次“找麻煩”,不是凍結資產,就是找高管“約談”。這些事,小米、OPPO、VIVO幾乎都經歷過。
與印度中央執法局陷入糾紛的同時,小米在印度的手機業務也遭遇逆風。根據Canalys數據,2023年第一季度,三星以630萬部的出貨量,20%的份額,連續兩個季度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保持領先地位。OPPO以550萬的出貨量超過VIVO和小米,位居第二。小米下滑到第四位,出貨量為500萬部,市場占有率約16%。同比下降44%,這是該品牌有史以來的最大跌幅。
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此前接受采訪時表示,在印度市場面臨較大挑戰,存在資金上的影響。目前在印度運營很正常,“未來小米會提升在印度業務的運營效率。小米相信印度司法的公正性,也相信在印度經營的合法與合規?!?/p>
綜合極目新聞、金融界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