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P2P備案終極戰:各路掮客上場,上演買殼大戲、清盤狂潮、降息自保

        時間:2018-03-06 11:35:05       來源:和訊網

        文 | 零和 戈森

        P2P備案迫在眉睫。

        給各家平臺留下的時間,只有最后兩個月。

        平臺們都在為最后的終極一戰,加班加點:有些收購P2P平臺,試圖迂回獲得備案;有些直接放棄,清盤退出市場;有些忙于處理不合規資產,手段百出,左騰右挪。

        而在其中運作各種資源和渠道的中介和掮客上場,試圖在備案浪潮中撈得一杯羹。

        不少業內人士預計,行業最終只會剩下400多家平臺。

        這也意味這,還有兩千多家平臺,將面臨清盤和退出。

        這場終極戰,大家走得步步驚心,但讓人欣喜的是,他們離最后曙光,只有一步之遙……

        01

        退場大潮

        2月底,北京的一家小P2P平臺正在清盤。

        “員工辭退了三分之二,就留下十幾個人,處理剩下的額度。投資人的錢,幾乎都在3月初到期,那時平臺就徹底下線了。”該平臺的創始人何一賢稱,清盤,是被迫之舉,也是主動選擇。

        2017年12月,P2P整改驗收“57號文”發布。

        監管給P2P劃出最后整改驗收時間,止于2018年的6月。

        這條生死線,明確而冷峻。

        如果邁過去,就能獲得一個合規的身份;如果邁不過去,就意味著直接退出離場。

        實際上,從2016年8月開始,行業就已進去整改備案的高速跑道。

        “要求找指定了幾家律師事務所和會計所,讓他們來公司內部調研。”北京一家P2P平臺的創始人林炳業稱,此時,淘汰大潮就已開始。

        “調研的價格并不便宜,根據平臺的大小,50萬到80萬不等。”林炳業稱,律師和會計會來公司調研一天。

        所有的合同文件、賬目擺在了一個會議室,堆了半米高,供他們一一查閱。

        “還打開看了后臺系統,甚至查了每個標的的具體情況。”林炳業稱,整個公司,一覽無余。

        但是,并不是所有公司,都敢接受這種“扒了底褲”般的審視。

        “進入調研階段的時候,我們就直接放棄了,立即清盤。”何一賢毫不避諱地說,P2P的很多“潛規則”操作,根本見不了光。

        “大標拆小、資金池、自融,這個行業問題太多,我們也不能保證我們干干凈凈。”何一賢稱,真正敢接受調研的,都算正規的平臺。

        最近的網貸圈,退潮大戲已上場。

        “每個月都在爆出清盤消息。”投資人華濤說,“起初提現變得艱難,對方稱系統問題,不出一周便會看到某平臺清盤公告”。

        P2P投資群里,罵聲一片。

        據網貸之家統計,2018年1月,停業轉型平臺就有49家,是上個月的2倍。

        “最終備案成功的平臺不超過400家”,多位行業從業者都下了如此判斷。

        這意味著,有2000多家平臺將消失。 “2018年上半年,這一趨勢還會加速,平臺數量進一步萎縮的同時,強者恒強效應會凸顯。”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稱。

        和信貸CEO周歆明認為,100億,將成為一個分水嶺。

        “貸款100億會成為2018年大家競爭的門檻。”他表示,“做5億貸款能證明你的模式可行,10億可以持平不缺錢,20億可以賺點小錢,50億能站住腳,100億才能長大為一個大平臺”。

        在殘酷的競爭下,小平臺和不合規平臺,只能成為洪流中的流沙,退出歷史舞臺。

        02

        備案之戰

        小玩家離場,大玩家卻在步步挺進。

        林炳業參加調研后不久,就收到了《整改通知書》,上面列出了公司存在的問題,需要改進的地方。

        這份通知書可不是負面的否定,反而是第一關的通行證。

        “就是告訴你,可以開始整改了,也能參與2018年的驗收。”林炳業稱。

        但,能拿到這個通知書的公司,并不多。

        “據稱,北京市有200多家公司接到了整改通知書,這也意味著,沒有拿到的,將在明年6月徹底關閉。”

        就像是闖關游戲,這才剛過了第一關。

        而后面的關卡,更加兇險。

        首先,銀行存管變得困難重重。

        某P2P平臺CEO大楊稱:“現在是必須通過中國互聯網金融測評的銀行,才有存管資格”。

        在此之前,已有48家城商行提供存管服務,但根據最新監管要求,首次獲批達標的銀行不過10家。

        大楊公司存管的銀行就不在此列。

        也就是說,能夠做存管的銀行,越來越少,而規則越來越嚴。

        緊接著,各地的自查條款也開始下發。

        “北京這邊最早是118條條款,每一條要對照整改,條條紅線,不容觸碰。”林炳業稱。

        很快,又出來一些補充條款。

        “行業監管沒有過往的經驗,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在調研的過程中,發現新的問題,又加上去。”林炳業稱,最新的自查條款,已多達254條。

        每次新的文件下發,林炳業就會召開緊急會議,高層全部到齊,大家針對新的條款,看是否符合。

        “每條都還好,不會特別難,但要疊加在一起,工作量超大。”林炳業稱,最要命的是,還有很多條款模擬兩可。

        “意思很模糊,看得我們一頭霧水。”大楊稱,整改的過程中,他們很多時候不知道怎么發力。

        某地的金融辦內部流程和資料

        去找知情人士打聽?

        為此,林炳業在公司特別設立的一個職位:政府關系總監。

        而這個總監的工作,就是去各個部門找人聊天,得知更多一手消息,并掌握好方向。

        “但每次拿回來的,都是無效信息。”林炳業想,大概所有的人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沒有人知道準確的方向。

        就如在大海中盲航,林炳業陷入四面黑暗,難尋燈塔。

        此外,一些新的人物開始上場。

        2017年下半年,在各個P2P公司之間,流竄著一批高深莫測的人。

        林炳業稱,第一次,是對方主動找上門來。

        “往椅子里一陷,翹著二郎腿說,誰誰是他的好朋友,前天剛見過,誰誰和他是舊識,剛和他喝完茶回來。反復暗示,只要掏錢足夠,他就可以搞定備案,報價幾百萬到幾千萬不等。”林炳業此時知道,對面坐著一位“掮客”。

        要操作,也不能備案成功后再付款,前期就要支付一定比例的“運作費”,幾萬到幾十萬不等。

        對于這樣的人,林炳業會禮貌地“請”出去。

        “大部分是騙子,可能部分靠譜點,但我不想靠這種方式通過備案。”林炳業堅信,如果條條合規,是可以拿到牌照的。

        有人被“請”走時,嘲笑他“不懂行道”,林炳葉總是回一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03

        合規之戰

        為了合規,整個市場都在發揮著斗爭的智慧。

        林炳業發現,最近很多平臺在頻繁發聲,宣稱自己不是“P2P”。

        比如說,物權眾籌的平臺,將自己劃到了“眾籌”,根本不是P2P,也不需要進行備案。

        “大家生搬硬套,要撇開和P2P的關系。”這種掩耳盜鈴的操作方式,林炳業實在很難認同。

        逃得過一時,難道還能逃得了一世嗎?

        專門整合P2P資源的資深從業者老七稱,現在就如一場貓鼠游戲,大家都在逃竄中尋找漏洞。

        首要處理的,就是不合規標。

        這里包括超過“20萬和100萬”硬性指標的大標,也包括監管嚴厲禁止的三種標的:現金貸、校園貸和房地產貸款。

        公司操作的方式,也是花樣百出。

        比如,一家公司旗下有4家P2P平臺,他們只會拿一家平臺去備案,先把上面不合規的資產,導到其他平臺,等備案成功后,再融進來。

        這相當于大家都獲得了牌照。

        “一個平臺,投資人借了3個億,其中兩億的標的合規,1個億不合規,平臺就自己拿了1個億,將這1億債權買斷。”當然還有人自行消化不合規標的。

        “這幾個月,大家重點都是備案,不敢再做增量,甚至要刻意趕走用戶。”林炳業稱,行業也開始了降息大潮。

        北京一家平臺,一個月內降了2次,現在年化利率只有6%。

        林炳業的平臺,也降息了一次。

        3年創業,林炳業覺得這條路實在太苦了。

        流量費暴漲,只能不斷降息,才能勉強盈利;監管嚴苛,為了合規他一路奔波,應對各種條款;行業惡名,時不時有跑路平臺,讓他都不敢告訴親戚自己是做“P2P”的。

        “利潤越來越薄,合規越來越難。”林炳業再次降息后發現,現在P2P已然不再是一門好生意,甚至很多平臺在貼錢來做。

        因此,林炳業一度動了把公司賣掉之心。

        “P2P行業是一個風險和收益不對等的行業,賺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老七稱,很多平臺的業務在高的成本之下,難以為繼。

        P2P買賣市場,正在暗流涌動。

        “很多人想買一個殼,讓自己產業鏈中,能有資金端這一環。”老七稱。

        目前有3種平臺。

        一種是不管備案通不通過的,大概是待收額度的2-3折。

        比如,一個平臺還有1個億的資金盤子,那售價就是2000到3000萬。

        還有一種是對賭可以備案的。

        對賭之前,預付一些,備案成功,再付全款,一般是3-5折。

        而有一些背景雄厚的網貸平臺,承諾一定能完成備案,當然價格也最貴,是待收的5折以上。

        最后一類,最為搶手。

        “一家公司已拿到了備案回執,也就是說肯定可以備案,目前報價5000多萬,買家們排隊去盡調了。”老七稱。

        很多想賣的公司,都覺得這場長跑太漫長了,已不想運營,試圖賣掉。

        “2018年會是網貸行業并購重組集中爆發的一年。”銀豆網CEO王鵬程稱,“監管成為常態,容不得一絲僥幸”。

        就像大霧中奔跑,終點若隱若現,卻并不明晰。

        林炳業也不知道,進入生死之門的終極條件,到底如何。

        據稱,北京的規則是,整改“一家一策”,驗收備案只求質量,不求數量,對應著細則一一匹配;

        而上海網貸備案的原則是“從嚴把控、不設指標、合規一家、確定備案一家”。

        “會是合規了就過,還是會控制總量?我們都不知道。”林炳業說的,控制總量的意思是,比如只給P2P萬億的市場,放進相應數量玩家就可。

        一路坎坷,行業終于只剩下臨門一腳。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林炳業甚至會放聲痛哭。

        這一路,走得太艱難了,荊棘滿生,鮮血淋漓。

        行業在草莽中艱難爬行。此時,掙脫一身的野蠻和粗糙,終于要名正言順,合規在即。

        “熬到頭了。”林炳業說,“終于”。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一本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鍵詞: 大戲狂潮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
        閱讀下一篇

        黃俊鵬再次榮獲環青海湖國際電動汽車挑戰賽公益形象大使稱號

        昨日,第二十屆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暨第六屆環青海湖國際電動汽車挑戰賽新聞發布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順利舉行。本次發布會除了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被多人伦好爽| 亚洲一区免费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艺术图|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激情视频网站|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网站|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亚洲免费无码在线|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精品 美利坚|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亚洲毛片网址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爆乳少妇无| 亚洲尤码不卡AV麻豆|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满| 国产精品亚洲A∨天堂不卡| 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美女视频免费| ww亚洲ww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性色AV日韩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精品线路一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第一成人影院| 怡红院亚洲怡红院首页| 亚洲Av熟妇高潮30p|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