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已過去了一多半的時間,關于經濟衰退的討論依然充斥整個商品市場。在以美聯儲為首的大規模的加息節奏中,大宗商品交易從“通貨膨脹”到“通貨緊縮”的轉變已然成為當下的主題。似乎所有商品在這場宏觀的“風雨”中都難以獨善其身,美豆也不例外。
如果說宏觀利空主導了美豆7月以來的價格弱勢,那么來自基本面的疲軟已然成為了盤面下挫的催化劑。一方面,7月份的WASDE報告乏善可陳,新作庫存即使在下調后依然高于市場的平均預估;另一方面,截至目前,關于天氣炒作的預期并沒有兌現,7月后產區的降雨緩解了前期的干旱天氣,同時也“澆滅”了市場對天氣所寄予的厚望。
回顧6月以來的天氣變化及對應的干旱指數不難看出,7月上半月的降雨對產區干旱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緩解。6 月份美國中部和東部大部分地區經歷了溫暖和干燥的天氣,美豆主產區D0-D4級別的干旱指數在6月后快速走高;在進入7月后,美國北部和中部的部分地區迎來了一些降雨,干旱指數在高點附近出現了明顯的下跌。
【資料圖】
數據來源:Droughtmonitor 中泰期貨研究所整理
站在目前的時點,來自7月上半月的干旱改善對處在開花和結莢時期的大豆來說十分有利。不過,對于下半月以及8月份的產區天氣仍不能掉以輕心。從宏觀的天氣模型以及未來兩周的預測來看,美豆生長在未來或再度面臨干旱挑戰。
首先,從宏觀天氣模型來看,北美地區的拉尼娜現象并沒有如前期預測的那樣逐漸向ENSO中性過渡,相反,今年的弱拉尼娜將貫穿整個夏季,并一直向冬季蔓延。通常情況下,當拉尼娜現象實際發生時,高層大氣的高壓模式會令美國中部在盛夏期間經歷更干燥的天氣。
數據來源:NOAA 中泰期貨研究所整理
實際上,從2020年開始,拉尼娜到目前已進入第三個年頭。面對當前的拉尼娜模式及未來可能持續發展的預測,我們試圖從相似年份的天氣表現中尋找一些規律。
通過對比海表溫度異常平均值(SSTA)的逐月走勢,我們找出下列拉尼娜模式貫穿全年的年份。2000、2011、2021年的SSTA在6月-12月期間維持在-1.0到-0.5左右的水平;2001和2008年的拉尼娜強度相對較弱,尤其是2001年,SSTA在6月后基本穩定在-0.3到-0.1之間。
數據來源:NOAA 中泰期貨研究所整理
在對比當前年份與上述年份的美豆主產區干旱指數走勢后我們發現,各比較年份D0-D4級別的干旱指數在8月期間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而在7月的表現卻有些分化,2001和2021年的干旱指數在7月從前期高點附近下滑,這與今年的情況有些類似。
D0-D4
數據來源:Droughtmonitor 中泰期貨研究所整理
至于D2-D4級別干旱指數的對比,一致性表現要差一些。除2000年和2021年干旱指數走勢的大起大落外,其他對比年份相對穩定在10%以內的區間,整體干旱情況并不嚴重。
D2-D4
數據來源:Droughtmonitor 中泰期貨研究所整理
進一步觀察上述樣本年份中7-8月的氣溫和降水表現來看,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除2021年外,其他年份中部西北區大豆核心產地的降水在7月還算比較適宜,不過在進入8月份后,局部地區降雨小于正常水平的現象比較普遍。
(可上下滑動)
2000
2001
2008
2011
2021
資料來源:USDA 中泰期貨研究所整理
當繼續對照上述相似年份的美豆優良率后,我們可以看到大豆長勢在8月后明顯偏差,USDA在當年8月和9月的單產預測中也作出了一定的下修調整,其中8月下調單產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數據來源:USDA 中泰期貨研究所整理
數據來源:USDA 中泰期貨研究所整理
至此我們發現,在拉尼娜從夏季到冬季持續發展的年份,7月份的降雨表現要比8月份稍好一些,這在當前月度及季度間的天氣預測中得到了初步的體現。
NOAA對7月大豆產區的降水預估較為中性,潮濕或干燥天氣發生的概率相同(Equal Chances);然而,遠期的天氣預報表明天氣會向干燥方向發展,從7-9月的季度降水預測來看,產區降雨有30—40%的概率低于正常水平。
數據來源:NOAA 中泰期貨研究所整理
另外,當我們把觀測尺度縮小后發現,未來兩周的產區降雨同上半月相比可能差別較大,主要大豆產區溫度偏高,且降雨低于正常水平,大豆生長或將迎來不同程度的干旱脅迫。
數據來源:World Agweather 中泰期貨研究所整理
如果產區天氣到本月底一直保持干燥并持續到八月份,那么對于單產的影響將會加大,屆時, USDA在8月份下調大豆單產的情景或再次上演。
不過,即使干旱天氣如期發生,我們至少不會看到像2012年那樣的嚴重干旱出現,今年產區大面積干旱和大豆大幅減產的可能性從目前來看仍然較低,在天氣未發生異常變動之前,來自宏觀市場情緒的驅動或繼續主導美豆價格走勢。
(文章來源:中泰期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