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傳國儲收銅,滬銅反彈創階段新高
昨夜消息,國儲局計劃下半年收儲銅和鎳,并得到相關人士證實。國儲收銅的目的在于在去年拋儲后重建國儲庫存,雖然沒有給出具體數字,但據稱上月銅價已經達到國儲收銅的目標價格。歷史上國儲曾多次進行收儲,一般都處在銅價周期的低價區域,從實際效果來看,收儲和拋儲的時機相當準確,起到了平抑市場供需和補足戰略物資的雙重效果。
供應剛性有所增強,價格波動保持彈性
(相關資料圖)
本次收儲直接帶來市場價格應聲上揚,很重要的因素在于當前市場供應緊張狀態相當明顯。一是上半年全球銅礦生產不及預期,二是銅冶煉利潤高位下滑明顯,下半年冶煉產量將大概率不及上半年,三是顯性庫存處于歷史低位。這些因素都指向當前全球供需緊張的狀態將進一步加強。
從今年上半年全球主流銅礦生產的情況來看,延續了此前數年的緩慢下滑態勢。上半年樣本銅礦(全球前十)產量458萬噸,同比下降2%(10萬噸)。具體來看,紫金礦業由于銅礦產量快速擴張,上半年產銅礦41萬噸同比增速高達63.6%,增量16萬噸。由于銅礦石品位提升和選礦廠處理量增加,全球最大礦山Escondida上半年銅礦產量增長6.3%(3萬噸),拉動必和必拓和力拓的產量小幅增長。全球第二大銅礦Grasberg上半年產銅礦35.7萬噸,同比增長30%(8.2萬噸),拉動自由港集團產量增長12.6%。歐美礦商投資呈現出集中化傾向,由于南美礦業環境穩定性下降,歐美投資更趨于謹慎,集中在全球前幾的大礦,而其他礦山多由于缺乏投資和自然品位下滑而產量下降。
從冶煉環節來看,冶煉利潤的三大主要驅動均出現比較大的變化,一個是加工費從高位開始下滑,反應了全球銅礦現貨供應不及預期,一個是銅副產品硫酸價格出現明顯回調,從年初最高的近千元每噸跌至近期部分地區報至五百以下,最后是銅價從高位大幅回調,也挫傷了冶煉廠的生產積極性。冶煉利潤大幅減少將明顯打壓下半年冶煉廠的開工率。
從庫存來看,全球庫存在近期再度出現明顯下滑,主要下降在國內和我國的保稅區庫存。國內庫存從3月最高的55萬噸降至近期30萬噸出頭,已經處在近年來同期最低水平,往年8月國內銅庫存在60萬噸上下。全球銅庫存在50萬噸級別,明顯低于正常水平。
宏觀信號較為明晰,反彈時間或在中段
本輪銅價下跌和反彈的關鍵脈絡較為清晰,下跌一是美聯儲持續給出步步加碼的加息預期,二是美國對沙特施壓控制油價事件的落地(7月16日)。而反彈的宏觀脈絡主要是美聯儲對加息態度的轉變(7月13日美國CPI報9.1,但拜登表示未反應油價下跌),美聯儲會議的偏鴿派態度(7月28日首次提及放慢加息的可能性)和美國通脹的階段性回落。在這一過程中,市場經歷了預期轉變并得到經濟數據證實的過程,考慮到經濟數據的短期延續性,認為反彈時間還處在中段,8月仍是風險資產價格反彈的時間窗口。
在上一輪下跌過程中,LME銅價低位的關鍵位置是2018年反彈的阻力位7350美元,在下跌中并未有效跌破(連續三個交易日收在關鍵位置下方),以此為基準,銅價展開反彈。從技術上看,銅價反彈的上方阻力主要給到了LME銅價8850美元一帶,這里既是去年銅價回調的支撐位,又是本輪下跌的百分之五十回撤位置。從基本面而言,較強的供應剛性對應著超額的價格彈性,再疊加國儲收銅等事件沖擊,反彈動力仍比較強勁。短期可以等待更好的跟隨位置,中期仍看向國內6.6萬每噸,LME銅8850美元每噸的反彈目標。
(文章來源:國投安信期貨)
關鍵詞: 國投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