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雞蛋價格在養殖成本高位存欄恢復不及預期及疫情擾動需求的影響下出現了超預期的走勢。整體來看,雞蛋現貨表現偏強,年內高價突破歷史高位,供應偏緊格局仍有改善空間。
(資料圖)
受2022年補欄情況影響,23年3月前新開產量將環比增長,2-3月環比增幅有擴大可能,4-5月新開產量環比將有所收窄。從淘汰來看,23年上半年現貨預計在成本線附近獲得支撐,原因在于存欄基數仍偏低,過低的蛋價將引發短期的淘汰去產能,進而導致雞蛋供應下滑。2023年需求整體表現將不及2022年,但特定節點的備貨將陸續恢復。另外,需關注23年飼料成本價格變化,若成本能夠得到有效下滑,未來蛋價重心有進一步下滑空間。
核心觀點
2023年蛋雞存欄將高于2022年,增幅目前仍有爭議,需跟隨現貨價格變化不斷調節;
關注蛋價成本端變化,若成本能夠有效回落,疊加蛋雞存欄增長,蛋價可能遭受成本及供應的雙重打擊;
2023年整體需求表現預計不及22年,具體表現為日常居民需求的下滑,但節假日備貨需求將同比好轉,關注幅度變化。
報告正文
1. 行情回顧2022年雞蛋價格在養殖成本高位存欄恢復不及預期及疫情擾動需求的影響下出現了超預期的走勢。整體來看,雞蛋現貨表現偏強,年內高價突破歷史高位,供應偏緊格局仍有改善空間。全年現貨波動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2022年1-3月):2022年春節后受需求回落影響,現貨較節前下跌0.8元/斤,主產區低點均價約為3.6元/斤,觸及行業平均成本線,隨后開始回升。
第二階段(3-5月):3月開始全國疫情逐步擴散,對雞蛋主產區(東北、華北、華中等地)產生影響,各地調運不暢導致雞蛋無法及時運輸,同時,政策面的收緊導致部分地區有封城動作,居民囤貨熱情上升,導致短期需求回升明顯。另外,由于各環節雞蛋庫存均維持較低位置,中間環節調節作用減弱,在疫情擾動下,雞蛋出現較為明顯的上漲趨勢。
第三階段(5-7月):進入5月后,各地區陸續入霉,各環節逐步清庫,現貨開啟季節性回落趨勢,但由于前期庫存偏低,疊加飼料成本偏高,蛋價跌至3.8-3.9元/斤后支撐明顯。6月底開始各地陸續出梅,現貨開啟季節性上漲趨勢。
第四階段(7-9月):各地備貨及居民囤貨需求對行情有一定提振,供應偏緊的格局下拉動現貨價格上行至歷史同期高位。中秋前前期延淘老雞陸續淘汰,雞蛋供應水平小幅回落,給與蛋價較強上行動力。
第五階段(9-11月):中秋前現貨開啟季節性回落趨勢,但在成本及需求支撐下回落空間有限,并于9月底再次開啟上漲態勢。本次現貨上漲一是受到豬肉價格拉漲影響,二是疫情常態化管控下需求強勁,疊加供應恢復不及預期,推動現貨價格在10月后創下歷史新高。
第六階段(11月至今):終端需求對高蛋價接受程度有限,11月后現貨開啟季節性回落,老雞繼續延淘,需求及成本對蛋價均有支撐。進入12月后,居民囤貨需求減少,前期積壓老雞淘汰速度偏慢,供增需減下,現貨出現超預期下跌。
2. 基本面研判2.1 蛋雞存欄變化雞苗補欄:卓創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重點監測企業雞苗補欄4.24億羽,同比21年下降3.21%,僅高于2020年同期水平,20年主要受現貨低價影響導致補欄偏差,而22年則是在成本高位及養殖預期較差的情況下導致的補欄減少。
具體來看,雞苗補欄后4-5個月形成雞蛋產能,22年上半年補欄明顯不及預期,進而導致22年下半年新開產量有限;8月后補欄量及雞苗價格出現好轉,尤其進到10月后,受雞蛋價格的逆季節性上漲影響,補欄量明顯高于往年同期(僅次于2019年同期),但隨著11月后現貨價格回落,養殖端補欄熱情再次下降,由于高養殖盈利狀態持續時間較短,無法形成類似2019年的持續補欄,進而導致市場未形成連續補欄。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二:一是養殖成本長期高位導致養殖場淘汰老雞后再上雞苗無利可圖,二是市場整體對后市的預期悲觀,無法形成長期連續補欄。
預計2023年3月前新開產量將不斷增加,3月左右增幅擴大,但4月后新開產面臨再次減少的可能。2023年市場補欄情況將圍繞成本及預期不斷產生節奏變化,目前暫未看到連續增長或降低的可能。
蛋雞淘汰:卓創數據顯示,2022年重點監測地區老雞淘汰量同比21年同期減少7.9%,與20年同期淘汰量基本持平。導致年內淘汰量較少的主要受延淘以及前期補欄量偏少影響,年內平均淘汰日齡510天,同比21年延長30天。
影響老雞淘汰的因素主要有三個:一是每日投入產出盈利情況;二是淘汰雞收入是否可以覆蓋雞苗補欄到新開產的費用;三是對未來的預期。
首先,從2022年雞蛋每日投入產出盈利情況來看,盈利整體高于2020及2021年,但不及2019年(雖然雞蛋單價歷史高位,但成本也偏高),因此這種盈利表現支持養殖端選擇延淘來獲取更多的利潤。那在淘汰上新雞與延淘之間為何選擇延淘則涉及到淘汰后上新雞到開產所涉及到的現金成本。
從補欄雞苗到蛋雞開產前,養殖場處于凈投入狀態,若淘汰老雞收入大體可覆蓋上雞苗到開產的成本,養殖端會有較強的補欄意愿,但2022年受飼料成本高位影響,此價差一直受到壓制,直至三季度末-四季度雞蛋、淘雞價格一同回升后才有所好轉,對應雞苗補欄自8月開始持續回升至10月。后續需繼續關注此價差走勢,若23年飼料成本能夠有效下行,淘汰老雞上新雞的熱情或許才能有效提升,否則未來一段時間延淘仍然是主旋律。
整體來看,受新開產量增加及老雞延淘影響,2023年蛋雞存欄將不斷增加,但在整體存欄基數偏低的情況下,需關注現貨跌至成本后養殖端淘汰節奏對短期行情影響。
2.2 養殖利潤波動情況2022年雞蛋平均成本約為3.68元/斤左右,從成本圖也可以看出,現貨成本目前仍處于歷史高位,全年偏高的蛋價并未給養殖戶帶來較高的利潤,因此年內存欄整體回升不及預期。另外,在整體存欄不高的情況下,3.68的成本明顯給與現貨底部較強的支撐。在養殖利潤未發生明顯改善,及產能回升不及預期的情況下,蛋價較難有跌破成本線的動力。需關注后續飼料原材料端價格的變化,若后續成本能夠明顯回落,未來蛋價重心下移空間將被打開。
2.3 疫情擾動需求變化超預期疫情政策變化對雞蛋需求產生較為明顯的影響。
2022年前期受新冠感染封閉管理影響城市較多,進而導致居民囤貨需求較高,需求長期處于偏高位置,12月后受開放影響,雞蛋、豬肉、雞肉等消費均受到一定程度打擊,造成短期需求的極端下滑,引發市場連鎖反應,導致現貨出現明顯下跌。整體來看,2023年疫情對需求影響將逐步淡化,雞蛋需求回歸正常年份水平,即日常需求不及22年封城期間表現,節假日前備貨需求將有所好轉,需求整體表現將弱于2022年。另外,需要關注后續是否存在疫情二次沖擊,以及沖擊力度如何,或許會對短期行情變化產生一定影響。
3. 行情展望綜合以上分析,我們認為受22年8-10月補欄環比連續增長影響,23年3月前新開產量將環比增長,2-3月環比增幅有擴大可能;受22年11-12月現貨連續走弱影響,23年4-5月新開產量環比將有所收窄。從淘汰來看,23年上半年現貨預計在成本線附近獲得支撐,原因在于存欄基數仍偏低,過低的蛋價將引發短期的淘汰去產能,進而導致雞蛋供應下滑。2023年需求整體表現將不及2022年,但特定節點的備貨將陸續恢復。另外,需關注23年飼料成本價格變化,若成本能夠得到有效下滑,未來蛋價重心有進一步下滑空間。
2022年全年在供應恢復的預期下,遠月均給出偏弱預計,進而導致年內各合約基差長期處于歷史高位,甚至部分合約出現臨近交割月也不能完全回歸的情況。2023年將延續此種結構,即市場提前給出現貨走弱預期,等待市場預期兌現,若弱于預期,則繼續下滑,若強于預期則給出做多收復基差機會。因此,考慮到基本面狀況及期貨市場交易節奏,對于遠月合約盡量選擇在相對較高的價格下以偏空思路對待。
(文章來源:一德期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