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改委以線上會議的方式召開了化肥形勢調度會,總結2022年化肥市場運行情況,梳理化肥市場面臨的問題,研判2023年化肥市場發展形勢,肯定了相關協會以及重點化肥企業在國內化肥保供穩價所做的貢獻,并鼓勵相關企業和協會繼續支持國家做好化肥的保供穩價工作。
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化肥作為糧食的“糧食”,尿素是最大的化肥品種。尿素供應與價格既關系國家糧食安全,又關系農民的種植收益。保供穩價依然是2023年化肥市場的工作重點,穩定的化肥市場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
(資料圖)
尿素市場的保供穩價離不開“儲”,當前時間節點正值春肥冬儲階段。據業內人士介紹,今年種植戶冬儲積極性有所減弱,比往年起碼減少了三成,多數仍處在觀望之中。
“今年春肥冬儲的意愿并不強烈,市場冬儲節奏同比偏緩,絕對量偏少。”中信建投期貨分析師劉書源表示,之所以會呈現出這樣的現象,主要是因為市場普遍認為當前尿素現貨價格偏高,待儲備期結束后,尿素價格大概率會出現回落,導致儲備貨源虧損。“經歷過2021和2022年現貨價格大漲大跌之后,下游種植戶擔憂買到高價尿素后貶值,從而承擔不必要的損失,目前這種現象也是正常的市場行為。”劉書源說。
就國儲的情況來看,以中化等“國字頭”企業為主力,其他大型貿易商輔助,保供力度及后期的調運都能有效保證。受淡儲新規的影響,選擇去年9月至今年2月儲備的企業多數已經完成儲備任務。其余企業的儲備任務仍在進行中,但隨著春節進一步臨近,備肥時間已經開始逐步縮短。
“根據2022年國家化肥淡季儲備管理要求,蒙吉遼黑地區的化肥儲備期為去年9月至今年3月,其他省份則是去年9月至今年5月。不同省份淡儲時間要求不同,相當于拉長了采購周期,區域儲備差異使得淡儲對化肥市場影響弱化。”冠通期貨研究咨詢部負責人王靜表示,按照東北地區采購時間周期來看,按照最保守規模,已經完成了50%以上采購,采購壓力已經有所放緩。
“雖然當前化肥價格整體高位,但會逢低適當采購一些貨源。在儲備期結束后,全國物流情況的逐步好轉能夠確保市場的有效供應。”劉書源表示,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優化調整,2023年因疫情導致跨區物流受阻的情況不會再現,市場供應會更加順暢。
齊盛期貨分析師王保營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從社會儲備量調研來看要低于往年同期,由于價格波動頻繁,經銷商儲備的熱情逐年降低,這也造成了社會庫存的低位。
據肥多多化肥總監嚴森勝介紹,目前尿素市場下游需求主要來自復合肥企業和部分地區節前的補貨。復合肥企業開工率尚可,仍在剛需補庫,而板材市場陸續放假,對尿素需求不佳。
“從目前需求端來看,蘇皖地區冬臘肥追肥時間臨近,下游承銷商略有復蘇,加上需求旺季在節后到來,復合肥企業有一定的采購補庫需求,疊加冬儲采購補庫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市場。”王靜表示,不過,下游工業需求已經開啟節前放假模式,工業需求開始萎縮,而印度公布的新一輪招標在國內春節假期期間,預計對國內市場的影響相對有限。總體來看,在供應同比偏高的背景下,下游采購意愿較為有限。
“與往年相比,今年下游也從集中大量儲備,轉變為小庫存多次采購,隨用隨采逐步增多。”王保營表示,對于農業需求來講,往年終端會積極采購以保證旺季用肥,而近幾年由于價格大幅波動,參與的貿易商轉變為用肥前小庫存,用肥臨近再積極采購,隨采隨銷。
當前正在經歷年前的冬儲備貨,但是較往年來看,積極性明顯降低,力度明顯偏弱。王保營認為,大面積儲備的時間點預估會有所推遲,應當會出現在農歷節氣雨水前的一周或兩周。
在嚴森勝看來,春節前尿素儲備需求或較弱,大部分儲備需求在去年11—12月已經兌現。“今年氣頭企業復產時間較早,預計1月份產量呈增加趨勢。”嚴森勝稱,隨著下游需求端進入春節假期,工廠去庫難度或有所增加。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