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科普小視頻,說每天晚上腸道里的細菌就開始發揮作用,它們在嘴里繁衍,產生有益的營養,所以早上第一口唾沫是對身體最有益的。那么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嗎?下面就給大家詳細講一講肚子里細菌的小知識。
其實細菌的存在有害也有利,不必擔憂。人體的腸道中擁有大量的細菌、真菌和病毒等,共同組成了腸道的菌群,它們維持著我們身體的正常運行,是必不可少的。雖說每一個微生物的貢獻微乎其微,但身體里數萬億的微生物不能忽視,也不可或缺。
研究表明,健康人的糞便中有1000多種細菌,這些細菌相互制約,構建整個腸道菌群系統,影響著腸道乃至全身的健康狀況。
(資料圖片)
那么腸道里的菌群有什么功能?
1、消化功能
首先具備的是消化功能,這個功能可不能少,因為我們的身體細胞想要從我們每日攝入的食物中獲益,提供身體所需的能量,必須將食物分解成足夠小的營養顆粒,才能夠穿過身體里的腸壁,通過血液運輸到身體各個部位的細胞當中。
雖然說腸胃里的消化液能完成大部分的工作,但并不是完全分解,有些食物會含有部分的膳食纖維,消化液對它們并不起作用,所以當它們到達腸道時,腸道里的微生物會發揮作用,進行轉化利用,產生可分解膳食纖維的酶,將這些大顆粒的體積減小,并釋放出膳食纖維中的營養。
2.合成維生素和其他營養素
人體中維生素和氨基酸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因為人體不能產生這些物質。但最近有研究表明,腸道菌群可以產生多種營養物質,如維生素b12、維生素b1、多種氨基酸等,雖不能滿足人體的所有需求,但是一種有用的補充。
3.抗毒功能
當有毒物質進入身體,就會損害身體健康,一旦攻擊成功,會傷害體內細胞,導致其出現功能性的病變。
腸道里的微生物雖然小,但依舊可以被一些毒藥傷害或摧毀,不過它們并非毫無防備,而是像所有的生物一樣發起反擊,通過制造酶,讓自己失效或分解變成沒有危險屬性的元素來中和毒物,這些元素要么被清除,要么被重新吸收到血液中來供養身體。
腸道微生物十分容易中毒,尤其是現在,我們的飲食結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吃的食物可能攜帶有毒物質到身體里。比如非法食品添加劑、地溝油等。所以腸道中的細菌每天都要面對它們,幫我們抵抗有害食物。
但是大家不要因此認為腸道中的菌群就可以徹底破壞這些物質,需注意,這種人只是個例。此外,這些細菌和數以萬計的其他微生物一起分享我們體內有限的生存空間,每一種微生物都會產生一部分的有毒廢物,為了生存下去,腸道中的微生物產生了中和這些毒物的功能。
當腸道中的細菌中和這些有害物質時,是在自我保護,我們可以從中受益,讓那些可以致病毒素中的一部分,在傷害我們之前,就被中和掉了。
4.腸道運轉功能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受到便秘的困擾,這是因為他們的腸道功能運轉遲緩,想要讓腸道正常地運行,需要很多條件的加持。比如,腸道得到足夠的粗纖維和水,可以促進排便,此外就是擁有平衡健康的腸道菌群。
5.免疫防疫
它們還為人體免疫防御作出貢獻,雖然說人體免疫系統的主要器官是骨髓、淋巴腺等,但是肚子里的菌群也起著重要作用,可以保護身體免受微生物的攻擊,主要是通過直接殺死來自體外的有害生物發揮作用,也能刺激人體的免疫功能,讓它發揮免疫作用。
菌群和它們所占據的腸道區域以及它們需要的食物之間有一種微妙的平衡,這種平衡很難被破壞,起到了屏障的作用,因為腸道的領土已被腸道菌群占滿,外來的侵入者無法獲取生存空間,同時缺乏營養。可能有部分的侵入者可以立足,但是數量太少,無法構成足夠的威脅。但需注意,如果腸道菌群失衡,這個屏障效應就會下降,導致入侵病菌的生長繁殖沒有阻礙,最終導致患病。
6.抗菌作用
通過本文科普,大家知道腸道里的菌群,有自己生存的環境,它們需要這個環境才能生存下去,所以它們不愿意將空間讓給入侵者,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存環境,它們會和入侵者做戰斗,并釋放有侵略性的物質來摧毀它們,這些物質就是抗菌素。這種抗菌作用,只有菌群健康的情況下才會發生,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要注意飲食健康,避免破壞菌群健康。
7.免疫系統
豐富的腸道菌群可以讓免疫系統變得更強大,還可以讓它產生更多的抗體,確保了繁衍時產生的抗體細胞數目增加,使身體的防御能力更強大。
外部細菌和其他微生物與其多次接觸,也可以讓免疫系統更加活躍,所以過度消毒殺菌,并不能避免感染,反而會降低免疫系統的有效性,因為可使用的抗體數量減少了。
8.抗炎作用
這些菌群還有抗炎的作用,要知道,炎癥是細菌或有毒物質對組織的攻擊引起的。而菌群因為有抗菌和抗毒功能,所以可以抵抗這兩種炎癥。一些腸道里的細菌會分泌抗炎物質,這些細菌減少或低于正常數量時,就更容易發生炎癥性的疾病,如腹痛、腹瀉等。當你患有這些癥狀,就要注意是不是肚子里的細菌被破壞了,要調整好作息,健康飲食,給肚子里的菌群提供適合繁衍的環境。
經過本文科普,相信大家對于肚子里的菌群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它們的作用很多,比如說發揮消化作用、抗毒、刺激腸道運轉等,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所以,在生活中要注意維護身體內環境,避免這些菌群的平衡被破壞,導致疾病有機可乘。
確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 王永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