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
(資料圖片)
“北溪1號”是俄羅斯通往歐洲最大的天然氣管道,9月3日俄方宣布“北溪1號”無限期關閉,再次引發市場對歐洲能源供應端的擔憂。市場在交易衰退和供應減產之間來回切換,目前交易衰退占據上風。不過,隨著歐洲地區即將進入寒冬,供應端的不確定性會加大能源價格的波動,從而改變有色市場的供需結構。
內容:
歐元區公布的8月CPI初值達到9.1%,目前不能確定通脹數據見頂。冬季臨近,“斷氣”事件可能會導致通脹數據再創歷史新高。我們預計接下來貨幣政策會受制于自身經濟原因,歐元不會有大幅反彈動力。從電力結構來看,化石燃料發電比例自2010年近50%不斷下降至40%以下,但傳統能源的供應影響依然較大。產業端,按照每噸鋅消耗電量3700KWh來計算,單噸電力成本的漲幅大約在5倍。此外,預計2022年該地區鋁減產還有可能會繼續擴大60萬噸,到2022年底,除俄羅斯以外的最終產量比2021年減少80萬噸左右。
結論:
能源高漲疊加貨幣收緊將進一步加劇歐洲經濟的衰退,進而拖累大宗商品的需求,但另一方面,大幅抬升的成本會引發冶煉端減產,進而限制有色板塊的跌幅。從影響程度來看,鋅>鋁>銅。
熱點:能源價格、9月CPI、加息幅度
正文
一、背景
“北溪1號”是俄羅斯通往歐洲最大的天然氣管道,9月3日俄方宣布“北溪1號”無限期關閉,引發市場對歐洲能源供應端的擔憂。今年以來,歐洲能源價格大幅度飆升,天然氣供應短缺進一步推高歐洲能源價格,目前歐洲的電價相較于一年之前而言已經上漲4-5倍。一方面,能源、電力等價格大幅度飆升引發歐元區高通脹風險,7月份歐央行正式啟動加息,能源高漲疊加貨幣政策收緊加劇歐洲經濟的衰退。另一方面,大幅抬升的成本引發歐洲冶煉企業減產預期發酵。
從盤面看,市場在交易衰退和供應減產之間來回切換,目前交易衰退占據上風。不過,隨著歐洲地區即將進入寒冬,供應端的不確定性會加大能源價格的波動,從而改變有色市場的供需結構。
二、2022年歐洲經濟大幅度下滑
2.1、通脹數據大幅度飆升引發貨幣緊縮政策
歐元區公布的8月CPI初值達到9.1%,前值為8.9%,目前不能確定通脹數據見頂。歐洲地區冬季臨近,“斷氣”事件可能會導致能源、電力等繼續上升,通脹數據有再創歷史新高的風險。目前市場預計歐洲央行9月加息75個基點的可能性達到60%,50個基點屬于下限。如果接下來CPI數據再超預期,可能引發歐央行采取更強硬的貨幣政策。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歐盟42%的進口天然氣來自俄羅斯,其中8個成員國進口比例超過總進口量的50%。如果俄羅斯停止向歐洲輸送天然氣,將導致歐洲多個國家的經濟嚴重衰退。此外,據IMF估算天然氣斷供將拖累歐盟GDP約2個百分點。高通脹和經濟放緩帶來經濟前景黯淡。
2.2、歐元持續貶值助推美元走高
目前歐洲貨幣緊縮政策不及美聯儲,歐洲“衰退式加息”難免,歐元兌美元匯率持續走低。能源危機推升通脹但影響消費并拖累經濟,當前歐洲通脹高點未過,但經濟增長預期大幅度下降,又使得歐央行和英央行等加息縮表力度不及美聯儲。因此,從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映美元持續走高的邏輯來自歐洲經濟相較于美國要弱。我們預計接下來歐洲貨幣政策會受制于自身經濟原因,美德利差在短期并不具備收窄基礎,歐元不會有大幅反彈動力。如果美元保持繼續強勢的話,大宗商品仍將會受到壓制。
2.3、歐洲能源轉型半路受阻
從歐洲電力結構來看,近年來化石燃料發電比例不斷下降,自2010年近50%不斷下降至40%以下,同時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不斷上升至40%附近。然而低碳能源的革命不僅僅是對于發電及配電設備的改造,更依賴于能源的供應。
德國風力發電產能,有非常強的季節性,而一般上半年整體產量偏低。上圖的右側代表法國的核能產量,由于法國從去年開始拆除了部分核能裝置,導致核電產量銳減。上半年歐洲清潔能源缺口較大,增加了對傳統能源的依賴程度。
三、能源危機對供應端影響的程度
3.1、鋅
根據歐洲地區每噸鋅消耗電量3700KWh來計算,理論上冶煉鋅的單位電力成本從2021年初的150歐元/噸上升到2021年4季度的770歐元/噸,以及2022年1季度的850歐元/噸,整體上單噸電力成本的漲幅大約在5倍。
全球最大鋅冶煉企業之一Nyrstar稱將從 9 月1日起關閉 BUDEL 鋅冶煉廠。而此前,Nyrstar已在去年10月份將其在歐洲的三家鋅冶煉廠(荷蘭Budel、比利時的Balen以及法國的Auby)的產量削減了50%。荷蘭地區BUDEL冶煉廠占全球供應總量的2.1%左右,除去2021年10月減產的50%,此次關閉對年內全球精煉鋅供應量影響相對有限,接下來需要關注是否有進一步關停項目。
3.2、銅
除俄羅斯外,德國銅產量第一,西班牙、波蘭和比利時等國位居其后。2020年俄羅斯生產1028.1千公噸精煉銅, 德國精煉銅產量為656.2千公噸。德國、波蘭的冶煉銅產量占歐洲冶煉銅總產量的比例約為32.5%。此外,西班牙和比利時精煉銅產量占比分別為11%和9%。
歐洲最大的銅生產企業:Aurubis(奧魯比斯),總產量約為100萬噸/年,廠區分布在比利時(Beerse,Olen),保加利亞(Pirdop),德國(Emmerich,Fehrbellin,Hamburg,Lünen,Rthenbach,Stolberg),意大利(Avellino),芬蘭(Pori),西班牙(Berango)和美國(Buffalo)。該集團總部在德國,同時在德國也有多家工廠,可能會受到天然氣緊缺的影響。
3.3、鋁
回顧歐洲電解鋁廠歷次減產,多是由電力成本高企導致,比如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電解鋁價格下跌,引發歐洲電解鋁廠商減產;2012年部分歐洲國家對電價展開反補貼調查,導致電價上升,再次引發歐洲電解鋁減產。截至2020年,歐洲電解鋁冶煉能耗強度為15499KWh/噸,仍位列全球電解鋁成本曲線的高位。
結合今年歐洲各大鋁冶煉廠減產情況的統計,我們預計2022年歐洲電價始終維持在90歐元以上的高位,減產還有可能會繼續擴大60萬噸,則到2022年底,除俄羅斯以外的歐洲產能環比21Q2的高點減少120萬噸左右,最終產量環比2021年減少80萬噸左右。
四、總結
總體來看,由于歐洲電力結構依然依賴于傳統能源供應,歐洲繼續受到能源、電力等價格進一步上升的風險并未消除,能源高漲疊加貨幣收緊將進一步加劇歐洲經濟的衰退,進而拖累大宗商品的需求,但另一方面,大幅抬升的成本會引發冶煉端減產,進而限制有色板塊的跌幅。從影響程度來看,鋅>鋁>銅。
(文章來源:中信建投期貨)
關鍵詞: 北溪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