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美國等7個西方國家最新成立了一個礦業聯盟。據彭博社報道,加拿大自然資源部長威爾金森12日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COP15)會議上宣布,以美國為首的七國宣布結成聯盟,對生產和購買“關鍵礦產材料”制定更高的環境和勞工標準。該“可持續關鍵礦產聯盟”由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德國、日本和英國組成,并計劃未來對生產、采購鋰、鈷和鎳等礦產資源實施同樣的標準。
香港《南華早報》稱,此次結盟或減少西方與全球關鍵礦產市場領導者中國的業務往來。關鍵礦物指多數高科技產業所需的約三十種金屬和礦物,它們對電動車使用的可充電電池、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中的儲能部件等可再生能源系統是必不可少的。
根據加拿大“環球新聞網”的報道,世界銀行在2020年預測,到2050年,全球對鋰、銅、鎳、石墨、稀土元素等關鍵礦物的需求將增長500%。同時,中國在關鍵礦產領域具有明顯的主導地位,特別是在精煉、加工和制造產業鏈方面。
一些西方國家近日動作頻頻。上周,加拿大公布了一項旨在加強關鍵礦物的生產和加工的戰略計劃;今年6月,美國及其盟國建立了一個旨在確保關鍵礦物供應安全的伙伴關系。
《南華早報》援引威爾金森的話稱,“除非中國和俄羅斯愿意采取措施‘合法地證明’生產作業符合標準,否則聯盟成員將購買其他替代品。”但威爾金森同時承認,聯盟不會徹底把中國產業鏈拒之門外,“很顯然,一些關鍵礦產是在中國進行大量加工的”。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13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美國為首的這七個國家成立“可持續關鍵礦產聯盟”的真正目的是試圖擺脫對中國的依賴。目前,國際稀土礦產市場上,中國是主要的出口國。
西方一些國家喜歡從“零和博弈”的思維出發,近年來一些政客和媒體更是屢屢逆全球化大勢鼓動所謂“脫鉤”以及另類“產業鏈”等,受到多方批評。
林伯強認為,“聯盟”的成立短期內對中國影響不大。由于這些資源都是非可再生的,因此,西方自身采取行動也會較為謹慎。
(文章來源:環球時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