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2022年四川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在四川省統計局召開。作為全國養豬大省,四川的生豬產能穩步增長,數據顯示,2022年,四川省實現生豬出欄6548.4萬頭,比上年增長3.7%。四川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曾俊林回答《證券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2022年四川的生豬出欄量突破6500萬頭,有力促進了全省畜牧業高質量發展,也有力促進了四川第一產業和GDP的穩步回升,從后期走勢來看,四川生豬穩產保供具有一定的條件,生豬供給充足有保障。
預計后期生豬供給充足有保障
近年以來,豬周期的波動及其帶來的影響受到大眾關注。四川被認為是全國第一養豬大省,2019年至2021年,四川的生豬出欄量分別為4852.6萬頭、5614.4萬頭和6314.8萬頭,生豬產能持續增長,助力豬肉供給穩步提升。
【資料圖】
據介紹,2022年,四川生豬養殖產業呈現出三方面特點:一是出欄保持增長,二是基礎產能穩定,三是價格波動明顯。
為防范生豬產能過度下降,四川省2022年曾出臺《促進生豬穩產保價七條措施》等,從強化財政支持、做好融資需求保障、提高保險保障水平等七個方面,化解生豬產業面臨的突出困難問題,取得了明顯成效。2022年末,四川生豬存欄量回升至4158.6萬頭,能繁母豬存欄398萬頭,產能處于合理區間,后期市場有保障。
從后期走勢來看,四川生豬產業被認為具備穩產保供的條件。“一方面,政策穩定持續是保持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另一方面,動物疫情穩定控制也是重要因素。當然,我們也面臨價格變動存在不確定性、養殖成本高企業的壓力。但總的來說,生豬供給充足有保障。”曾俊林說道。
生豬養殖類業績2022年有所回暖
從全國來看,2022年我國實現生豬出欄6.99億頭。談及今后一個時期生豬行情走勢,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在1月18日舉行的2022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價格波動是必然的,我們的目標是要波動頻次降低,幅度降低。”根據綜合判斷,春節前后,全國生豬出欄不會比去年同期少,加上節后豬肉消費進入淡季,豬價走低的趨勢明顯,生豬養殖可能進入階段性虧損。
事實上,在經歷豬周期帶來的沖擊以后,2022年,生豬養殖類企業的相關經營成績已經有所回暖。公開信息顯示,牧原股份、新希望、溫氏股份、天邦食品等上市豬企在2022年實現的生豬(肉豬)銷量和銷售收入同比均實現增長。目前,合理控制產能擴張節奏、持續優化養殖成本、加強研發和人才培養成為養殖企業們著力推進的工作。
展望2023年,生豬養殖企業的盈利兌現預期依然受到市場的期待。華泰證券表示,短期來看,供給端壓力正在逐步緩解,從上市公司披露的2022年12月份月度出欄量數據看,企業出欄均重有明顯下降,已經接近標豬水平,或反映出市場壓欄的肥豬出欄已經接近尾聲。隨著消費好轉的預期逐步釋放,2023年1月份,14元/公斤左右的豬價或為短期低點。從中長期來看,行業2023年的供給相比2022年增幅有限,而隨著消費復蘇(特別是餐飲)的效果顯現,2023年豬價有望維持較好水平,支持生豬上市公司2023年業績兌現。
“我們初步判斷,2023年,豬價水平或維持在17元/公斤至18元/公斤(略高于養殖成本)。因為產能方面處于微增狀態,主要集中在上市豬企和大的規模場。受大環境好轉的影響,終端需求陸續恢復。因此2023年豬價調整幅度或小于2022年,全年的價格低點或出現在3月份(12元/公斤左右),全年的價格高點或出現在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預計在23元/公斤至24元/公斤。”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生豬分析師張斌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利潤方面,預計2023年下半年養殖端盈利可能性或高于上半年,且出現在第三季度的可能性較大,但鑒于生豬產能和供需格局變化,2023年盈利空間或有所減少。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