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期貨自2021年2月1日上市至今,已經歷過一輪完整的10-04合約交割。本文旨在梳理花生期貨價格與其現貨標的及油脂替代品的相關性、以及交割前基差走勢及交割回顧。在新一輪花生期貨交割即將到來的背景下,為相關企業及投資者提供信息參考。
一、價格相關性篇:與三大油脂基本不相關,與花生及花生油相關性較強
【資料圖】
花生雖然屬于油脂油料大家族里的一員,但其價格運行有一定的獨立性,計算上市至今,花生期貨價格與三大油脂期貨價格、現貨價格的相關性,發現基本屬于不相關的狀態,特別是21年三大油脂都處于階段性牛市的過程中,花生及花生油的價格不漲反跌。究其原因,一方面花生油屬于風味油脂,定價較高,一般以家庭消費為主,有一定的消費黏性,與三大油脂的相互替代關系并沒有太強;另一方面,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主產國,價格主要也以國內供需定價為主,較少受到國外報價的干擾,而三大油脂的定價與國外價格聯動性較強,容易造成兩者之間價格走勢不聯動。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花生與三大油脂相關性較弱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油脂油料間價差套利的空間及機會。
而花生期貨價格與花生及花生油現貨價有較強的相關性,上市至今兩者之間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84及0.72,屬強相關。相對而言,花生期貨價格波動會更劇烈一些,但基本與現貨走勢接近,唯二兩次期現有較大的走勢不一致。第一次出現在21年的7月份,當時河南的強降雨對期貨盤面的牽引力更大,而現貨持續萎靡的狀態;第二次出現在今年的6月份,在前期過度交易新季花生播種面積銳減的前提下,又碰上全球宏觀經濟衰退的前景,美聯儲的加息預期使大宗商品集體承壓,花生期貨大幅下跌,而現貨由于陸續收尾,則保持穩定的狀態。
在剔除了5-8月(種植期)的數據后,花生期貨價格與花生及花生油現貨價的相關系數提升至0.89及0.82.故我們可以謹慎的推斷,在花生收獲后,期貨盤面會更多的反映現貨價格的走勢,而在04合約結束后,10合約的真空期較長,面臨的外部因素也更多,比如種植面積、天氣狀況、收獲時間等,此時盤面也更容易走出與現貨不一致的趨勢。
二、基差篇:負基差為常態,交割月前收斂較好
鄭商所設定的花生基準交割品標準處于普通油料米和規格食品米之間,并且對產地來源、新舊作并沒有作硬性要求,故在計算基差時,對于參考哪類花生現貨價格是見仁見智的。一般而言,進口非洲米的價格較國內偏低,但受制于篩上篩下率及酸價等指標,摻混率并不會很高,另外部分進口美國米也是摻混的選項之一。國內方面,東北米由于其黃曲霉低的優勢,受到更多青睞,而每年由于各地氣候不同,含油率、黃曲霉等指標也相應有所浮動,根據不同渠道,山東、河北、河南等地的花生同樣會被酌情選擇摻混。為了方便計算,本文暫時參考東北通貨米價格為計算基差的標的,而在實際現貨市場中,有渠道的貿易商可以以更低的價格摻混出交割品。
從基差回歸角度來看,PK2110、2111、2112、2201、2203、2204合約在進入交割月前,大部分合約基差收斂的較好,交割月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基差分別為230、-98、50、-118、-138和-526.10合約在進入交割月前基差最強,這一點比較好理解,10合約由于主要是舊作交割,其本身的價值會低于新作,故10合約期貨盤面承壓會更多一些;而11合約開始,更多的新作花生用于交割,可以看到11到03合約基差最后收斂至-100左右的水平,也體現出期貨市場較好的價格發現功能;2204合約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基差拉的非常大進入交割月的合約,現貨價格水平顯著低于期貨,可能的解釋是油廠在今年春節后加大了收購力度,市場由原先極度悲觀的情緒轉向中性,而由于花生價格偏低,新季花生又有種植面積減少的預期,中間商及部分油廠有囤貨的心態,對于新季價格的看好可能是2204產生較大負基差的原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從上市初至今,花生大部分時間都是以負基差的形式存在,即期貨相對現貨定價較高,-1000以上的基差水平長時間存在,這給予了相關企業較好的套保空間及期現業務的利潤。但有利潤的地方就有資本追逐的空間,隨著上市時間的增加、相關交割庫的增加,及企業對花生期貨及交割的熟悉,預計未來期現業務的利潤及套保空間將減弱,較大負基差長時間存在的可能性正逐步降低。而從目前的市場狀態來看,今年花生上市時間普遍推遲,目前市場上流通的河南春花生通米價格在10500-10800元/噸,山東米或在9月中下旬、東北米在10月后逐步上市,雖然集中上市后,對現貨市場的價格預計有一定的沖擊,但考慮到今年國內花生減產嚴重,未來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又不是傳統進口花生到港的窗口,預計現貨落價幅度有限,新年度花生基差格局或將產生較大改變,相關企業參與套保的難度增大。
三、交割篇:市場參與熱情加大、車船板交割為主
花生交割可以分為廠庫交割及車船板交割。其中加工、物流、倉儲能力較強的大型花生分選廠主要作為車船板交割服務機構;而資金實力強、信用評級好、庫存規模大的大中型油脂加工企業作為交割廠庫,同時兼作車船板服務機構。相對來說,廠庫交割占用的資金成本較高,在倉單注冊環節,廠庫須向交易所出具價值不低于貨值100%的保證金或120%的銀行保函,后續注冊成功的標準倉單流動性較好;而車船板交割的特點是需要進行交割預報,并繳納30元/噸的交割預報定金,占用資金更少,適用面相對更廣。從鄭商所公布交割量來看,10、01、04合約為交割量較大的合約,分別配對了1022、2463和3300手,參與交割的熱情逐步上升。
從交割方式的選擇上來看,車船板交割受到參與主體更多的青睞,根據鄭商所數據顯示,在已經完成交割的6個花生合約中,車船板共交割6698手,占比約93.9%,廠庫倉單共交割428手,占比約6.1%,其中2204合約的廠庫倉單交割共402手,占所有廠庫倉單交割量的94%。另外車船板交割和廠庫交割在預報時間、預報量、及從預報量最終落實到交割量等方面也有明顯的區別。從預報時間來看,廠庫交割的注冊倉單時間上相對比較自由,注冊時間一般會較車船板更為提前;而車船板倉單基本在交割月當月或者在前一個月的中下旬逐步產生,這也與車船板的交割預報機制設定的時間相符;預報量方面,車船板倉單量逐步增多,且在1月、4月合約上顯著大于廠庫倉單量,具體來看,車船板倉單數量在10、1、4月合約上最高預報分別為1030、2828、3384張,而相對應的倉庫倉單數量最高為1306、1865、305張。而從最終落實到交割量方面來看,車船板倉單大部分會進行交割,而廠庫倉單最終注銷的比例會更大,特別是上年度的10和01合約,共接近3000張的廠庫倉單最終交割量僅15張。
交割成本方面,除了原料成本和期貨現貨的資金利息外,廠庫倉單主要成本還包括倉庫費;車船板倉單主要成本還包括臨時倉庫費、出庫入庫費用、配合檢驗費等。具體來看,倉儲費為0.6元/噸/天,而恒溫倉儲費為1.5元/噸/天(一般5-9月花生將放入恒溫庫中儲存)、出庫入庫費用各為15元/噸、配合檢驗費為20元/噸。以一個月來計算,交易交割成本大約在72.5元/噸,資金成本(按目前10000元/噸的成本計算)大約在62.3元/噸,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實際交割中還需要考慮期現貨間價差的增值稅及貨物運輸至相關車船板機構的短途運輸費等。綜合來看,運輸費和交易交割成本相對比較固定,而資金成本會隨著交易持有天數的增加而變多。
最后,首年度交割的6個花生合約均未出現交割違約的情況,整體流程較為清晰順暢,且部分龍頭企業多次大批量的順利進行交割,也暗含著市場主體對期貨合約及相關交割流程的認可,預計本年度花生交割量將會繼續穩步提升,更多市場主體將會參與其中。
(文章來源:建信期貨)
關鍵詞: 花生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