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截至周三美股開市前,美元指數連續兩日小幅走高,不僅站穩110關鍵整數關口,也續刷了2002年6月以來的新高。
從年初至今算起,美元指數累計上漲已接近16%,也是自1981年以來的最大漲幅。由于美元指數中四個歐洲貨幣的權重接近8成,也清晰地展現出歐洲整體面臨的困難局面。
從基本面上來看,今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式宣布該國自二戰以來的首次軍事動員,預計將征召30萬具有軍事、戰斗經驗的預備役人員入伍。受此消息影響,歐元/美元繼昨日跌破平價關口后,周三于近20年低點0.991附近徘徊;而英鎊甚至在普京開始講話前已經開始跳水,日內最低摸到1.13,也是近37年新低。
(歐元、英鎊/美元月線圖,來源:TradingView)
法興銀行貨幣策略分析師Kenneth Broux表示,至少在目前,俄羅斯的消息搶走了美聯儲的風頭。對于沖突升級的擔憂正在沖擊歐洲貨幣,如果今晚美聯儲再展現鷹派姿態,那么這些歐洲貨幣的損失可能會像“滾雪球”一樣擴大。
北京時間周四凌晨2點,美聯儲將公布最新的利率決議。除了預期中連續第三次75基點加息外,后續的加息路徑和經濟預期同樣足以牽動萬億級別的資金擁擠避險。作為全球外匯“止跌企穩”的時間點,美聯儲本輪加息的終點正愈發受到關注。由于美國通脹久拖不決,分析師們對于終點利率的預期也從8月末的4%升至4.5%。
作為全球主要的儲備貨幣,暴走的美元對全球經濟的沖擊當然不會只限于歐洲。周三美元/離岸人民幣繼續升至7.05創近兩年來新高;而印度盧比/美元的匯率在周三收盤時貶至歷史新低的79.975。
星展銀行對此解讀稱,市場將在今晚繼續尋找鮑威爾有關加強“打擊通脹尚未成功”的信號。同時也不要忘了,印度盧比年初至今的表現在一眾亞洲貨幣仍能算得上是中上水平。
(文章來源:財聯社)
關鍵詞: 美元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