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2月以來,紙漿期貨價格一路下行,最低跌至5000元/噸一線。而五一假期過后,紙漿期貨走勢止跌,企穩反彈。
方正中期研究院軟商品分析師湯冰華表示,紙漿市場由去年的強勢轉弱主要源自兩方面:一是內需繼續疲軟,紙廠出庫未能好轉,但開工在春節后快速回升,成品紙供需壓力加大,白卡紙、生活用紙大幅下跌,進而影響紙廠對原料采購情緒;二是全球木漿供應放量的預期,2022年紙漿市場的強勢主要源自海外供應減量,但隨著UPM和ARAUCO兩個闊葉漿大型項目相繼投產,合計將貢獻超過360萬噸闊葉漿產能,使今年闊葉漿市場面臨較大的供應沖擊,針葉漿上半年無新產能投放壓力,且實際供應量依然偏低,但受紙廠利潤影響,在木漿市場中用量較低,導致針葉漿在木漿市場中的定價權減弱,也同步受闊葉漿影響。
永安期貨紙漿分析師葉雨歌分析稱,2022年紙漿價格居高不下,主要是由于全球供應緊缺,國內可流通貨少。2023年紙漿供給端壓力得到極大緩解,海外需求較差,歐洲紙漿持續累庫,國內進口木漿到貨數量增加。另外,全球紙漿產能有所擴張。而需求端方面,由于國內主要下游紙種價格需求較弱,市場信心不足,主要港口紙漿庫存去化困難,紙漿價格跟隨海外美元報價一路下行。
“五一假期過后,紙漿期貨價格開始企穩反彈,一是估值大幅回落,闊葉漿價格已跌破2021年最低點,針葉漿價格也開始向邊際成本附近靠攏;二是國內假期消費表現較好,市場對需求修復的預期提升,海外利空有所減弱,商品多出現反彈,對紙漿價格有一定帶動。”湯冰華說。
現貨市場方面,據記者了解,近日紙漿現貨市場穩中偏弱,針葉漿稍有補跌,闊葉漿較節前變化不大。下游紙廠按需詢單,部分適當逢低采購,但整體交投氛圍平平。烏針、布針價格在4950—5000元/噸,銀星價格在5100—5150元/噸,月亮、馬牌價格在5200元/噸。
從基本面來看,湯冰華分析稱,當前紙漿供需仍偏寬松。從庫存看,3月歐洲港口木漿庫存升至172萬噸,比去年12月增加29%,2019年以來歐洲港口庫存月均值是145萬噸。國內主要港口的木漿庫存4月環比增加8%,疫情以來庫存月均值是181萬噸,當前庫存193萬噸,同時2月份全球生產商庫存也升至高位。中國1—3月木漿整體進口量創歷史新高,針葉漿進口也大幅增加。而需求方面,紙廠4月份開工多數回落,成品紙出貨一般影響木漿需求,但原料大跌后,紙廠即期生產利潤改善明顯,后續隨著低價長協到貨,紙廠利潤將繼續改善,有望刺激木漿需求增加。但就二季度而言,內需改善有限、外需受歐美經濟走弱的影響,紙漿供需依然偏弱。
“從歷史上來看,紙漿價格重回漲勢,要么是自身供應問題突出,類似2021年年底,要么是成品紙大漲,紙廠利潤擴張,刺激紙廠增產、補庫,即造紙產業鏈出現正反饋,類似2020年四季度。”湯冰華表示,從長期看,紙漿價格接近底部區域,不過重新上漲還有待供需兩端的利好出現,在近期反彈過后,成品紙漲價如果未能擴散,則隨著闊葉漿供應增加,仍將再度回落。
葉雨歌表示,后市需觀察補庫是否能緩解目前供過于求的格局。若短暫的補庫后需求無法消化供應,則紙漿價格仍將跟隨海外有一定下調空間,反之則有所修復。由于紙漿價格已行至偏低區間,隨后將出現一段時間的振蕩行情,盤面操作需注意基差。
長江期貨認為,相比成品紙,紙漿估值已經大幅回落,但國內買盤仍不強,紙廠按需補庫,同時海外市場仍處于價格下調階段,市場觀望情緒較高,趨勢反轉動力不強。目前紙漿估值已經處于低位,雖然過剩壓力不改,但下方支撐逐步顯現,不排除有反彈可能,建議謹慎操作。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